联系人:
所在地:
自1999年以来,在全国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和生境采集甲螨标本,进行分类鉴定;以特定甲螨类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分类研究;以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殊生态区为主,开展土壤甲螨的生态学研究。 1、发现了大量甲螨新物种和中国新纪录属种。鉴定出中国土壤甲螨54科、114属、241种。发现中国新记录属9个、新种37个、中国新记录种31个。大幅度的增加了中国土壤甲螨物种数量及分布记录,丰富了土壤甲螨区系内容。 2、阐明了代表生境土壤甲螨区系构成特征及规律。对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云南火烧梁子自然保护区、山东曲阜孔林地区、山东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等特定生态区土壤甲螨,及珠甲螨科、罗甲螨科、尖棱甲螨科、角翼甲螨科、礼服甲螨科、洼甲螨科等特定类群土壤甲螨的区系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了它们的区属类型、特点及区系演化规律。 3、揭示了典型生态环境中土壤甲螨的多样性及功能。开展了以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施秉喀斯特地区林地、云南火烧梁子自然保护区等为代表的喀斯特地区土壤甲螨的生态学研究,同时对具有特殊生态环境的山东曲阜孔林地区、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等的土壤甲螨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这些代表性地区土壤甲螨的群落组成、分布特征、季节变化规律等,为土壤甲螨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4、人才培养和论著成果显著。培养甲螨研究的博士生5名、硕士生8名;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12篇,国外重要期刊2篇,一级学报13篇,核心期刊11篇,其他论文13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件。 5、研究成果应用成效突出。发表论文被国外SCI论文引用频次合计18次,被国内期刊论文引用合计90余次。项目研究成果为我国甲螨相关类群的分类鉴定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在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甲螨物种鉴定及其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