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是梧州市科学技术局梧科字[2017]87 号文件批准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1702060。 随着我国药学服务逐渐从传统的“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换,其服务内涵和形式不断深化,药物相关问题管理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疾病及患者本身的多样性,药物治疗方案也相对复杂,导致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不合理药物选择、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大量研究表明,药物相关问题可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支出。药物相关问题造成的巨大健康负担和经济损失促使多国开展了有关研究。这些研究提示,通过系统分类与适当的药学干预能极大程度地减少药物相关问题的发生;同时,有助于增强药师的工作能力,拓宽其科研思路,提升其社会地位。由此可见,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展相关研究十分必要。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通过检索常用的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当前公开发布、经过验证的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汇总,参考国外成熟经验,建立适合的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主要指标建立适用于本院的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3.技术的创造新与先进性 药物相关问题是药物治疗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所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开展有限,主要涉及某类制剂或老年患者的药物相关问题研究、医院处方点评等,同时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指标单一等局限。本研究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适合的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对发生的药物相关问题进行分类、确认,并采用多指标全面评价,形成全方位的干预和评价体系,有其特殊创新性。本研究成果可以:1.帮助药师发现、干预药物相关问题,对药物相关问题的发现、干预等活动进行量化,方便之后的评价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2.充分发挥药师在药物相关问题干预中的作用,凸显药师在患者医疗过程中的价值,让社会认识到药师可以增加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节约医疗资源。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课题所建立的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涉及的技术成熟、安全,适用范围广泛、使用简单,只需要根据自己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就可应用,基层医疗机构也可开展。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A.存在问题:药师间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专业能力与态度,对药物治疗问题的判断标准、与医师沟通能力等不尽相同;本项目组成员主要由药学人员构成,并且大部分研究由药学人员完成,虽然有临床医师加入并提出了大量宝贵的基于临床医学实践的重要意见,但是仍缺少来自临床医师的意见;本项目是单中心研究,收集的数据量有限,并且各医院间用药情况迥异,这都使得在实际使用时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变异。 B.应用情况:应用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分类系统设计缺陷、评价者个体认知偏差等多种因素,导致错误分类的发生,但总体应用效果良好。 6.历年获奖情况 该课题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