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目前世界上已进行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结果表明,与传统晶态合金材料相比,块体金属玻璃材料在多项使用性能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块体金属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2GPa)、大的弹性极限(2%~3%)、高的耐磨性及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突出优点。正是由于其独特性能,使得块体金属玻璃在体育用品、电子、医学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多孔材料是一类由连续固相骨架和孔隙组成的材料。多孔材料尤其是金属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表面积,起着结构支撑、减震缓冲、分离过滤、催化载体及生物医学植入体等各种各样的作用。尤其是当把金属玻璃做成多孔材料时,还能极大地提高其室温塑性,因为孔隙能够限制剪切带的扩展,可以阻碍、转移、甚至开动新的剪切带,从而改变剪切带的分布,促使形成多个剪切带,相应提高了整体塑性,其机理与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中金属或陶瓷增强相提高整体塑性是一样的道理。兼具高比强度及耐磨耐腐蚀性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例如,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用于人工骨骼,将可能成为晶态钛合金多孔材料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该项目开发了一种电化学腐蚀金属丝制备多孔块体金属玻璃的新型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制备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孔隙分布状态、孔径大小及孔隙率均可以设计,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均匀。 技术特点: 1、可以通过控制渗流铸造法制备金属丝/金属玻璃复合材料过程中金属丝的分布状态、直径大小和体积分数制备不同孔隙分布状态、孔径大小和孔隙率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因为最终获得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中孔的位置完全对应渗流铸造法制备的金属丝/金属玻璃复合材料中的金属丝位置。该方法能够很容易地制备出定向排列蜂窝状的通孔型多孔块体金属玻璃。 2、多种具有较强玻璃形成能力的非晶合金体系都可以采用该方法制备多孔块体金属玻璃,且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受金属丝影响较小,适于制备更大尺寸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已申请发明专利,陈晓华,张勇,张兴超,陈国良,“一种多孔大块金属玻璃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时间:2006.12.00,专利申请号:200710064498.8。 ◆经济效益及市场分析 该技术已经初步在实验室可以制备。投资的规模在 10 万元左右,工艺简单,可以改变基体材料,如用钛基块体非晶合金,可望用作生物医学植入材料,密度低,模量和骨骼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