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任务来源“循环喷雾高效施药技术与机具研究”来源于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效施药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编号2006BAD28B05)。该课题于2006年9月经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由中国农业大学主持,并于2007年5月签订课题任务书,研究工作随之正式启动。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研制的循环喷雾机属于植保机械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篱架型作物、矮化半矮化果树、绿化行道树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循环喷雾机作业时骑跨在作物冠层上,使喷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进行,能够将流失和飘失的药液截留回收循环再利用,可以减少农药损失,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性能指标任务要求的性能指标实际性能指标截留回收流失药液雾滴≥40% 51%农药的循环利用率≥60% 62.6%作业速度:2~5 km/h 拖拉机牵引,档位可调,符合要求作业幅宽:0.5~2.0m 0.5~2.0m施药量:300~600L/m·hm^2 (300~600)施药量符合要求(工作转速及压力可调)四、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循环喷雾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正在研究的新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此技术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在我国还是空白。研制的循环喷雾机在我国是首创,同国外同类产品对比,国外药液回收率为30~70%,研制的循环喷雾机为28~75%,减少飘失量均能达到90%,提高了药液在作物冠层的沉积,而且研制的循环喷雾机制造成本为5万元,国外同类产品的售价则高达16万元。因此研制的循环喷雾在性能上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另外研制的循环喷雾机采用了多方位可调喷头、栅格型指状防飘罩盖、相对交错喷雾的喷雾系统,这些技术是国外同类产品所没有的,进一步增加了研制的循环喷雾机的先进性。五、成果创新点(1)在我国首创循环喷雾技术及机具,能够将未沉积在靶标上的流失和飘失药液截留回收循环再利用。(2)多方位可调喷头:喷头体能够在竖直面和水平面随意调整方位,从而能够方便快捷的改变雾流方向角以及喷头仰角,喷头的调整角度可视,旋转灵活,固定牢固。(3)栅格型指状防飘竖罩:利用栅格对气流的导流作用,使进入罩盖内部的气流改变方向,胁迫雾滴进入冠层,从而减少飘失和增加雾滴的穿透性能,利用指状板能够进一步增加对于气流的阻挡和导向作用,同时能够拨动叶片,使叶片正面和反面充分着药,改善药液沉积效果。(4)竖直喷杆喷雾系统:竖直喷杆喷雾装置安装在罩盖竖直壁面两侧,一个安装在壁面前端,一个安装在壁面后端,相向交错喷雾,在冠层中间形成涡旋流场,增加冠层内部和叶片反面的药液沉积。六、作用意义1.循环喷雾机投入实际使用后,可比常量喷雾节省农药30~50%。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节本增效,达到减量控制农药污染的要求,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2.可使得生产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企业完成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植保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通过施药机具与关键部件的研发,完成施药技术与植保机械技术全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3.该项目完成后,可以提高我国果园病虫害的机械化防治水平,促进植保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减少劳动力消耗,促进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满足对农业生产对新型农用药械的较大需求量,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七、应用前景循环喷雾机主要适用于篱架型作物、矮化半矮化果树、行道树等的病虫害防治,目前篱架型作物如葡萄已经上升为我国第三大果品,发展迅速,但是病虫害防治水平却一直非常落后,限制了其发展,循环喷雾机为我国提供了一种先进、实用、高效的植保机具,实现了果园植保机械化,推广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