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课题来源与背景: 食用百合是野生百合经过多年驯化、品种筛选以及人工栽培后,获得可食用的百合品种,其药食两用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目前,国内可食用的百合品种约有10种,其中栽培面积大,商品化程度高,市面上热销的食用百合品种分为:兰州百合、龙牙百合、宜兴百合(卷丹)和岷江百合。食用百合成为商品,需在田间生长需要3-7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已经出现商家混淆品种的现象。此外,百合食品加工趋向的多元化,百合干,百合粉等诸多形态的商品出现,以往通过外形、味道鉴别的方法已经不能胜任,例如宜兴百合(卷丹)的干状物为国家指定中药材,而兰州百合和龙牙百合的干状物在外形上与宜兴百合(卷丹)的干状物基本相同,难以辨别,虽然国家药典规定了宜兴百合(卷丹)的鉴别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缺陷,不能鉴别混样。鉴于目前食用百合市场存在的现状,对我国主要食用百合品种进行分子标识,解决食用百合商品中违规互掺难以鉴别的技术问题,符合现代食品安全策略,对维护食用百合市场秩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一种食用百合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别方法》是基于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发的鉴定技术,该方法通过常规分子实验中的基因组PCR扩增和PCR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显影技术,可鉴别兰州百合、卷丹百合、岷江百合和龙牙百合的鲜品、干状物和粉状物,并具有万分之一克混掺样本的鉴别性能。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该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表现为:创造出一对特异性鉴定引物,通过分子实验室中的基础试验设备鉴别我国主要食用百合品种,具有万分之一克混掺样本的鉴别能力,符合现代食品安全策略。 技术的成熟度和适用范围: 该技术成熟、可靠。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仪器设备为分子实验室的基础仪器设备,适用度较为广泛。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鉴别方法运作良好,未曾出现问题。 历年获奖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