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成果是项目单位依托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及政策研究”(2016FA027)、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前形势与政策选择”、省农科院财政专项“云南高原特色开放农业发展战略研究”(YAAS201606)及省统计局“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等系列项目,整合“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橡胶产业经济研究室”及“云南省首批重点培育新型智库-云南农业发展智库”等平台,聚焦产业经济及政策,通过约7年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的成果。 成果针对云南农业面临的基础薄弱、生产要素配置质量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业结构趋同、组织化程度低、形不成产业集群和品牌效应等制约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因子分析、区位熵、集中系数分析、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等定性和定量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从云南农业整体性、专题性和重点产业等层次系统分析了云南高原农业发展成效、质量效益和存在问题,从云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与周边省区相比、与周边国家相比、省内各州市间对比四个维度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及特色农产品区域竞争力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综合研究报告和总咨询报告各1个、专题研究报告8个和分产业研究报告24个等系列研究成果。 成果系统阐释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产业布局、产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等产业经济学问题,揭示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规律,深化了对云南低纬高原特色农业在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产业培植、品牌打造、主体培育、外向型特征等的内在规律性认识,分析了当前农业产业政策框架的局限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的强化云南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措施以及政策创新建议,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符合云南实际,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 成果发表研究论文18篇(核心期刊14篇,含北大+南大双核心2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举办了省内外专家高层次研讨会4次,国内外专家座谈会2次。提出的系列建议被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用到日常工作和5个全省性规划、2个报告中,有34份决策建议被省级以上采纳,包括全国人大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14件、省政协提案5件,得到省领导批示5件6次,主要观点多次被人民日报等主要报刊报道,对国家相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对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成果广泛应用于州(市)、县(市、区)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对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完成的40余项区域农业产业和农村发展规划、咨询评估报告涉及财政投资近10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成果研究团队通过云南省创新团队认定,主要完成人入选云岭学者1人、省政府参事1人、省中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专家2人。 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组织的评价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深入系统回答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重点问题,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经济研究理论、方法、观点和政策研究上均有重要的创新,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