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7942]动物寄生蜱与蜱传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及防控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化学药物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属于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领域。 蜱是一种吸血的节肢动物,引起动物贫血、消瘦、生长缓慢,严重时引起动物死亡,同时蜱虫还能传播近百种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本研究旨在阐明辽宁省部分地区动物寄生蜱与蜱传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防控技术方法,保障人和动物的健康。 1、动物寄生蜱流行区系及流行病学研究 在辽宁西部和南部地区采集动物寄生蜱虫2633只,通过种属鉴定,发现辽西地区存在5属6种,分别为森林革蜱、长角血蜱、二棘血蜱、全沟硬蜱、残缘璃眼蜱、微小牛蜱。各种蜱在4月初出现,至5月初~7月中旬达到感染高峰,至8月末消失。辽南地区存在3属4种,分别为长角血蜱、二棘血蜱、全沟硬蜱和残缘璃眼蜱。在3月中旬出现,至5月末~8月中旬达到感染高峰,至9月中旬消失。研究结果阐明了该地区动物蜱的感染种类、季节动态和消长规律,为动物寄生蜱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动物寄生蜱防治技术研究 通过不同药物驱治蜱虫实验,筛选出最佳驱治用药;根据蜱的季节动态和消长规律制定了驱治程序;对相关技术进行整合集成,发明了“牛羊防治蜱虫多功能项圈”(获国家专利),在国内首次发明了“药物治疗+项圈”综合防治动物蜱虫新方法。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很好解决了放牧牛羊蜱虫反复感染的难题,显著提高了牛羊蜱虫的防治效果,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重要蜱传人畜共患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选择目前国内流行比较严重的7种蜱传人畜共患病:森林脑炎、Q热、斑点热、巴贝斯虫、新疆出血热、新布尼亚病毒病、弓形虫为研究对象,构建RT-PCR检测方法对7种重要蜱传人畜共患病进行检测,在辽西地区蜱体内发现了Q热和斑点热,辽南地区蜱体内发现了弓形虫,上述2个区域蜱体内没有发现新布尼亚病毒病、森林脑炎、巴贝斯虫和新疆出血热。研究结果首次阐明了7种重要蜱传人畜共患病在该地区的流行规律及分布情况;为辽宁省防控上述7种重要蜱传人畜共患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4、蜱传人畜共患病人群干预研究 通过对上述地区不同人群3种蜱传人畜共患病的认知状况调查,明确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人群对两种蜱传人畜共患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人群干预措施,对相关职业人群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行为干预。通过大面积人群干预工作。使相关职业人群对蜱传人畜共患病的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升、高危行为发生率有了显著的下降。在科学防控蜱传人畜共患病和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2012.1~2014.12为成果实际应用阶段,在锦州、葫芦岛、朝阳地区进行了相关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3年总计推广肉牛28.7万头、羊79.8万只,创造经济效益2951.34万元,完成蜱传人畜共患病人群干预数量达到37.7万人次。 研究成果发表相关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2篇,国家核心期刊6篇,申请国家专利2项,其中1项已授权、1项处于发明公布阶段。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获得国家级学会优秀论文奖1篇。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