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简要技术说明: (1)通过PKI体系加密算法确保指纹信息传输安全 指纹数据与指纹服务器间的通信信息使用PKI体系的非对称算法加密,确保指纹模板即使被截获亦无法被泄露。在现有市场上使用的指纹验证终端传输指纹数据时,多数未加密,因此传输数据一旦被截获,指纹模板可能被非法复制使用,从而失去了指纹识别作为身份认证的功用。而在PKI体系中引入了证书,通过配合加密算法、摘要算法等,保证了指纹仪和指纹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即使在被截获后亦无法破解,而且通信过程可以不被干扰。 (2)通过指纹识别来使同一证书终端载体供多人验证身份 传统的证书终端载体如USB Key 通过PKI体系来验证身份的合法性,但是由于无法判断不同使用者的身份,而使得证书终端载体仅能供一人使用。在本发明系统中,证书保存终端载体(指纹仪)中,并与用户指纹对应,通过指纹的识别后自动识别、传输对应数字证书。 应用前景: (1)从2006年开始在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上海、江苏、山东、福建、新疆等14个省分行及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地方商业银行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近两年,PKI指纹仪将主要用于柜员身份认证及授权交易,全国的柜员规模至少在100万以上。如果按照30﹪使用本产品,则至少带动30万台PKI加密指纹认证终端的销售。而在银行内部其它岗位的使用,比如办公、信贷等规模更到,可望超过30万台。 (3)本系统稍加改造,即可用于网上银行客户认证。据iResearch预测,2007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用户规模将达到1.17亿户。由于PKI指纹仪属高端产品,我们预计在未来逐步在高端客户获得推广,在五年内有望形成至少500万用户的规模(所有网上银行用户数的5﹪)。 PKI系统以其在保证网络交易方面完善的安全措施获得了大规模应用,而指纹产业都是全球信息产业中增长较快的一个产业,在身份识别上具有其它技术手段难以比拟的优势。近三年来,两者的增长速度平均在30﹪以上,这一增长速度据估计将至少保持到2010年后。中国的信息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而下一步的建设重点将是信息安全。由此可见,本系统的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