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7974]稻田丰产增效的水旱轮作模式及氮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目前浙江稻区主要以单季稻的连作种植模式为主,冬季闲置农田面积逐年增大,作物复种指数下降,且大多实行长期复种连作以及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失去平衡,土壤酸化、酶活性降低,稻田氮磷流失使当地水体、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而造成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本项目的实施,一定程度解决了单一稻作所带来的土壤环境变化、地力下降、养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及降低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稻田过量氮的流失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创新稻田农作制度新模式,推动稻田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稻田水旱轮作是解决杭州地区粮食功能区及主产区水稻长期连作所引发的土地资源、营养要素利用效率低、作物连作障碍、农田耕层理化性状恶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已筛选出稻田丰产增效的水旱轮作模式(春玉米-晚稻),并提出合理优化的氮肥运筹技术模式,减少氮投入75kg/ha,保证产量前提下,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在余杭区瓶窑镇示范春玉米-晚稻水旱轮作模式10.5亩,与当地传统双季稻种植比较,总计增收49819.35元,增产增效明显;发表在《应用生态学报》核心期刊论文1篇(“减氮施肥对春玉米-晚稻生产系统碳足迹的影响”)。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