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通过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籼、粳稻有代表性的12个品种(系)在种 (0、低、中、高)N 素水平下N 素吸收利用的研究,得到如下重要结果。(1)揭示与阐明了不同施N 条件下,水稻N 素吸收利用、P 与K 素积累量、物质生产量、稻谷产量、稻米品质性状等方面的基因型差异。(2)通过对12个品种(系)不同施N 水平下基因型差异的综合比较与评价,创立了以施N水平为基础和以品种(系)最高产量为基础的两种水稻N 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评价体系与分类方法。依据此方法,已筛选出不同生育类型的N 高效高产品种(系),如中熟中粳镇稻88、优18,迟熟中粳优418,早熟晚粳武粳15、武香粳14,中熟晚粳常优号、常优号等,并作为N 高效品种推荐在生产上扩大应用。(3)从地上部干物质生产、N 素积累、氮代谢关键酶活力与地下部根系生理特性等方面揭示了水稻N 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机理。(4)试验通过在氮条件下考察水稻各基因型的氮素积累量,在不同施氮条件下考察各基因型的氮素利用效率,从而为应用斯坦福方程时土壤氮素供应量、目标产量需N 量及施用氮肥当季利用率这三个参数的求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