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9541]棕色蘑菇设施栽培技术成果转化与中试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由于棕色蘑菇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对其栽培转化的较少,“棕色蘑菇设施栽培技术成果转化与中试”旨在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级菌种扩繁技术、筛选的优良菌株及配套的设施栽培技术进行转化与示范,引导新品种、新技术批量栽培,逐步改善目前国内蘑菇品种数量较少、品种性状单一的状态,尤其是解决目前鲜销品种双孢蘑菇存在的褐变和保鲜期短的普遍问题,全面提升我国的蘑菇品种质量和提高我国蘑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蘑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增加农业的整体效益。 本项目是由天津农学院和天津市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进行开发转化的,其中天津农学院作为主申报单位,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试验数据的采集、整理、总结报告的撰写,以及生产中技术问题的解决,天津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生产示范基地,提供项目经费中自筹部分的款项、提供项目研究所需的设施、设备。 项目利用发酵罐的液体培养获得液体菌种并实现了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三级菌种扩繁,其满瓶天数远快于以麦粒种为固体原种的栽培种,制种时间缩短了36天,且菌丝生长良好,菌丝浓白、浓密。转化应用了以牛粪、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的栽培料配方进行棕色蘑菇栽培中试,棕色蘑菇的生物学转化率可达65.2%。应用隧道发酵技术获得的培养料放线菌很多,料呈灰白色,料完全没有粘性,不粘手,有弹性,浸出液透明,pH 7.5,含水量在66.3%,含氮量在2.15%,C/N为17.2/1,无氨味。2年累计产鲜菇900吨,产值达1530万元,获净利润510万元,项目成果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