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背景和必要性 杜鹃花在中国分布广泛,品种众多。因其花色美丽,并有一定的抗污能力,成为园林绿化配置中常用的植物。 近几十年来,宁波杜鹃花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宁波市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宁波北仑素有中国“杜鹃花之乡”的美誉,对杜鹃花的新优品种引进和高效栽培,曾开展过相关的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杜鹃花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目前杜鹃产业面临的种质退化、主栽品种老化单一、土壤资源消耗大等技术问题逐渐暴露,并已成为制约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当务之急,开展杜鹃花种质资源收集,筛选新优杜鹃良种,应用无土栽培和促成栽培技术,降低杜鹃栽培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提高杜鹃花质量和效益,是推进宁波市杜鹃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主要内容(关键技术) 主要内容: 1)杜鹃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良种选育。在现有品种资源的基础上,继续收集国内外各类杜鹃良种资源;利用人工杂交、自然变异优选等技术选育优良品种。 2)杜鹃盆花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研究比利时杜鹃无土栽培技术,包括无土栽培专用基质的选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造型修剪等配套栽培技术。 3)杜鹃盆花花期调控技术研究。通过低温处理、激素处理、肥水控制等各种促成措施,对杜鹃的开花时间及花期长短进行调控,使盆花能定期集中开放。 4)露地轮作优化模式研究。针对北仑土地资源紧张,而杜鹃难以露地连作种植的实际,开展不同作物间种的轮作优化种植新模式研究。 关键技术: 1)杜鹃新品种的选育技术。主要包括自然变异产生的优良品种的观察与保存和繁育技术;采用多种生物科技措施使杜鹃花人为方式产生优良新品种的技术。 2)杜鹃花无土栽培基质配方技术。主要是指基质和非基质栽培的优良配方比,该配方应该具有最佳的性价比, 3)花期调控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指针对不同季节(节假日)所采用的最佳花期调控综合措施,包括光、温、激素、修剪等各项指标配比。 3、先进性和创新性 先进性: ①技术的复合性和综合性强。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既有自然式的,又有人为式的,既有基础性的,又有科技性的,这些技术或叠加使用,或有机整合综合使用,使得项目各项研究试验得以顺利、科学而有序地进行。 ②非物质形态的技术和物质形态的示范基地相结合,是本项目的又一个技术特点,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明晰了然,具有强势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从而为项目成果的示范推广和转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创新性: ①本项目首次将无土栽培技术、花期调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造型修剪技术等常规技术和科技生物技术综合在一起,形成科学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杜鹃商品盆花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相比较以往较为单一的技术改良式的研究,该方式可以被视作杜鹃花栽培研究领域的首次突围和上升,为学习培训、规模生产和示范推广提供了耳目一新的技术套餐。 ②本项目首次将杜鹃花露地轮作模式列入科技平台上的研究目标范畴,研究预期目标之一的杜鹃花露地轮作优化新模式的实现,将会大大提高宁波地区杜鹃花种植地的土地利用率,同时这种对土壤的自然生态作用方式,使土壤土质的延续性和改良性进入一种自我的良性循环调节,具有省时、省力、环保、节能的显著特点。 ③本项目的研究预期目标中将会有杜鹃花新品种的产生,不仅丰富了杜鹃花的品种,还可以带来新的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点,从而在杜鹃产业的方方面面更高层次地巩固和提升宁波在全国所具有的“杜鹃之乡”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4、主要技术指标 1)收集国内外各类杜鹃良种120个以上,建立良种种质资源圃20亩; 2)总结一套集无土栽培技术、花期调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造型修剪技术等在内的杜鹃商品盆花高效培育技术,建立高效栽培示范基地100亩。 3)总结2~3种杜鹃露地轮作优化种植新模式,建立示范基地500亩。 4)育成杜鹃优良新品种3~5个。 5、预期效益分析 北仑柴桥是有名的“中国杜鹃花之乡”,预计本项目完成后,杜鹃良种园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在绿化苗木、观赏盆花、名贵品种、新品种方面极大的改观现有杜鹃花市场,并可以杜鹃良种园为点,柴桥杜鹃乡为面,深度开发地方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预计到2011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利税250万元。区域内花农种植杜鹃花也能获得经济效益20﹪以上的增长。 优良杜鹃品种进一步丰富,柴桥杜鹃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对于北仑花木产业乃至宁波花木产业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项目的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