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本项目属于种植业领域的应用科学技术。由广东省农业厅立项、广东省财政厅下发粤财农[2011]644号文下达的制标任务。 2.立项背景是针对规模化菜场种植年限增加,长期频繁使用同一种除草剂,导致菜心田恶性杂草如: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凹头苋(Amaranthus lividus L.)、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 Gaertn.)、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等种群数量上升,为害严重,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杂草危害导致菜心减产10%~90%,已成为制约规模化菜场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有效控制菜心田杂草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除草剂使用量,提高规模化菜场综合防控杂草技术水平,制定本技术规程。 3.本技术规程适用规定了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utilis Tsen et Lee)生产过程中的杂草综合防控技术和除草剂安全、合理使用技术要求。内容包括(1)术语和定义;(2)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物理防控措施、农业防控措施、化学防控措施。 4.主要特点:《菜心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详细规范了物理防控、农业防控和化学防控措施的技术要点,特别是规范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种类、使用量和使用时期,对于克服菜农盲目使用除草剂或加大除草剂的使用剂量,减少土壤环境污染和除草剂残留药害的发生,减少或降低杂草抗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5.本技术规程制定的依据是承担单位在对广东省规模化蔬菜基地菜心田杂草发生危害的状况及恶性杂草种类及其年消长动态变化规律调查基础上,研究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除草剂对菜心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研究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等其它综合措施,在规模化菜场试验、验证并总结完善提炼完成了该《菜心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因此,技术成熟,可操作行强。 6.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菜心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经广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2014年1月23日发布,2014年5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