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29972]商丘市甘薯/玉米不同间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近年来,随着甘薯产业的发展,甘薯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但是甘薯多年连续种植,会造成甘薯连作障碍严重发生,不仅使得甘薯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病虫害频繁发生,还会造成土壤养分失衡、生物学特性降低以及土壤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等明,合理的间套作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玉米是我国年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地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和提高其品质,间套作模式再次受到重视。间作套种模式根据作物的属性差异科学组合,以及合理配置田间结构,形成新的复合群体,改变了农田小气候环境,具有多作物、多层次和多功能等特点,使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高于单作种植模式。在农作物生产化中甘薯与玉米套种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研究甘薯/玉米不同间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主要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如下:1、为解决甘薯连作种植土壤肥力下降、产量降低等问题,以连作甘薯为对照,研究甘薯、玉米间作不同条带比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甘薯、玉米间作适宜的条带比。结果表明,甘薯、玉米间作栽培较连作甘薯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全氮、有机质含量,促进了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甘薯、玉米间作栽培较连作甘薯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其中,间作 4∶1 条带比处理中的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较 4∶2 条带比处理分别提高2.46%、8.42%、13.43%;间作 4∶1 条带比栽培模式具有间作优势,4∶2 条带比无间作优势,间作体系中甘薯的种间资源竞争力弱于玉米。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间作方式栽培时甘薯产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全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甘薯/玉米种植 4∶1 条带比较为适宜。2、为了解玉米甘薯间套作模式下不同株高玉米对种间甘薯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双因素(不同株高玉米(A)和不同类型甘薯(B))三水平(玉米品种和甘薯类型均设 3 个水平,分别为郑单 958(Y1)、先玉 335(Y2)、豫单 9953(Y3);商薯 19(G1)、商薯 K8(G2)、商薯 X6(G3))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不同玉米甘薯间套作模式,研究了不同株高玉米对甘薯地上部蔓长、茎粗、分枝数、叶面积指数(LAI)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长前期,随着玉米植株不断增高,对甘薯各种农艺性状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而在甘薯幼苗栽培 70 d 后,玉米株高保持稳定,对甘薯农艺性状的影响也保持不变。在不同玉米、甘薯品种和不同间套作模式下,甘薯幼苗栽培 70 d 时,蔓长表现为 Y2G1 组合甘薯最长,Y3G2 组合蔓长最短;茎粗表现为 Y1G2 组合甘薯最大,Y2G3 组合最小;分枝数表现为 Y2G3 组合甘薯最多,Y3G2 组合最少;LAI 表现为 Y3G1 组合甘薯最高,Y1G3 组合最低。综合甘薯各种农艺性状表现可知,豫单9953 与商薯 19 的组合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甘薯合理间套作的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