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0209]坚秆、抗逆(抗旱、耐盐碱、抗病)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与创新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玉米作为白城市的四大主粮之首,玉米生产必需具有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建立长期的技术储备,才能培育出适应白城地区的玉米新品种,自2004年美国先玉335快速抢占、垄断吉林玉米种子市场,凸显了我省玉米品种缺乏自主创新的薄弱问题。近几年来我省玉米杂交育种处于爬坡状态,我们的品种在耐密性、广适性、抗逆性、品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种质资源狭窄、基础研究落后。因此,我院针对西部特殊生态区经济增长对玉米的需求和生产环境恶化的矛盾,玉米育种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种质资源的现状,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了本项目研究。本项目在前期工作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对现有核心种质及引入的热带、亚热带玉米优良种质,重点引进新的核心种质(坚秆,抗病、耐旱、耐盐碱、耐贫瘠)的基因库、群体和自交系,在农艺性状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用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改良、创新一批新的核心种质。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种质基础狭窄与可利用资源贫乏关键问题,提高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水平,为加速培育一批能显著提升区域玉米生产潜力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新品种提供有效科技支撑,满足国民经济对玉米生产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年来,在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项目的各项指标。 1.广泛搜集了各种遗传基因的种质资源100余份。 2.经鉴定筛选,发掘出优异资源18份。其中:抗病种质资源10份,坚秆6份,耐旱或耐盐碱2份。 3. 利用育种的传统技术及单倍体技术,采取在强逆境下控制双亲目标性状的混合选择法改良群体 2个,创制坚秆、抗逆(抗病、抗旱、耐盐碱)、优质、适应本区域的育种新材料6个。 4.培育优良自交系3个。筛选出苗头杂交组合2个。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