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项目来源 该项目列入泰安市2015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编号:2015HZ1149)。 2、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 本项目立足于国内目前活化技术研究居多,活化工艺产业化研究较少的现状,研究以风化煤、褐煤为代表的腐植酸活化工艺和常规复合肥料工艺结合的腐植酸活化配套关键技术,以提高腐植酸资源利用效率和腐植酸应用效果。 在此背景下,项目组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本课题。旨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研究一种功能性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来缓解土壤日益恶化的现象,期望既能减少土壤养分的施入量,又能针对性的发挥抗病、抑病功能,为现代环保农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纵观以上农业领域腐植酸技术的研究均是基础性研究和腐植酸单质肥料技术研究,没有腐植酸在复混肥料生产工艺上的研究。本项目以腐植酸活化和复合肥生产工艺有机结合为研究出发点,通过活化方法改良、再创新研究新型复合肥工艺在线活化工艺技术体系,既提高了腐植酸的活化效果,又降低了生产企业的活化、使用成本,达到了多种活化方法集成应用于复合肥生产特点的连续化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了不可再生腐植酸资源在农业领域的利用率。对腐植酸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农业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本项目产品通过对腐植酸理化性状的改良,经过活化后的腐植酸与肥料养分进行螯合,具有明显的养分缓释效果,且生物活性大幅增强。通过活化的腐植酸缓释肥料,可以使腐植酸大分子基团螯合功能的缓释效果和活性腐植酸的改良耕地土壤性状功能相结合,彰显腐植酸保水保肥优势,与单一的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的缓控释效果相辅相成。对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低碳经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3、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1)腐植酸物理撞击与化学活化相结合的固相活化技术的建立; (2)腐植酸分级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 (3)新型固相活化腐植酸复合肥料的工程化研制。 4、经济指标 本项目采用腐植酸固相活化,经产业化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6亿元,新增利润1600万元,新增税收620万元。 5、经济社会效益 课题研究成果已在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等进行应用,截止2017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20余万亩,田间试验表明,腐植酸肥料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广泛好评。经推广示范,与未活化腐植酸肥料相比,活性腐植酸缓释肥料可使作物增产6.50%-18.97%,氮肥利用率提高10.86%-23.88%。 利用本项目干法固相界面活化技术,每活化一吨腐植酸比传统湿法活化能耗降低约70%,按照每年应用此工艺生产腐植酸复合肥12万吨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9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0万吨。 6、项目应用推广及应用前景 目前,公司组建了专业销售队伍,配备了专家讲师团和宣传车辆,巡回演讲,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采取了电视、报纸、墙体广告、放电影等形式举办知识竞赛等宣传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公司坚持渠道下沉,服务终端,已率先在全国建立以县级为单位的1000多个销售网点, 实现了在山东农业县(市)全覆盖,使肥料进村,服务落地。 本项目从降低成本、易于加工和提高肥效等方面考虑,采用自主研发的腐植酸固相活化技术与现有复混肥生产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了大规模连续化生产能力;活化后的腐植酸,激活了腐植酸的有效基团,改善了腐植酸的理化性状,具有明显的缓释功效,显著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本项目产品集环境友好缓释效果与较低市场价位于一体,产品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