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背景: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70%左右,是中国最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甘蔗品种单一化严重,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问题突出,生产上急需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课题组通过挖掘利用甘蔗优异种质与基因,选配高配合力优良亲本和组合,开展高产、高糖、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新品种选育研究并取得实质进展。桂糖49号是课题组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育种技术和选育方法育成的早熟、高糖、高产、稳定、宿根性强、抗倒伏的甘蔗新品种。在选育研究过程中分别得广西科技攻关项目 “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选育”和农科院自有资金及基本业务科技重点专项“高产、高糖、宿根性强甘蔗新品种选育”等项目的资助。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项目根据甘蔗异源多倍体的遗传多样性,以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和耐寒性强的赣蔗14号为母本,以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预备品种比较圃、品种比较圃的系统试验和选择,再通过甘蔗区试,应用遗传方差和遗传×环境互作方差评价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最后选育出甘蔗优良新品种桂糖49号。桂糖49号的种性表现为出苗率高,分蘖率力强,成茎率高,有效茎多,蔗茎均匀,中至中大茎,易脱叶,宿根性强;中抗黑穗病、高抗梢腐病和花叶病;早熟高糖、高产稳产,区试新宿平均产蔗量为6966kg/亩,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10.5%;平均蔗糖分为14.83%,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0.68个百分点;平均亩含糖量为1024.7kg,较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17.26%。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中大茎、分蘖力强、宿根性好且抗倒抗风能力强:在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中,桂糖48号平均茎径2.66 cm,与对照 ROC22的2.68 cm 相当,平均分蘖率达124.3%,比对照ROC22提高了60.8%,宿根性强,宿根发株率高,宿根有效茎达5388条/亩,比对照多1533条/亩,宿根蔗产量平均达到665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1.12%。桂糖49号比目前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具有早成熟、高糖分、宿根年限长、耐寒性好、高产稳产的突出优良种性。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本项目的技术已成熟,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已经明确,适合在桂南、桂中、桂西南和广东、云南等华南蔗区作早熟高糖品种种植。本项目是采用常规有性杂交的方法育成甘蔗新品种,没有任何转基因成分,不存在安全性问题。通过该品种的示范推广应用,可提高我国甘蔗单产和蔗糖分水平,为我国的制糖企业提供优质而充足的原料,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企业增效,财政增收,保障国家食糖安全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品种可在土壤疏松,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地和水田种植。特别适宜在广西和云南等省区正在实施的“双高”糖料蔗核心基地做推广种植。在有条件的蔗区可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种植管理和收获。该品种具有耐贮存,萌芽出苗率高和分蘖力强的特点,播种时应适当减少抪种量,亩下种量5500-6000芽为宜,应及时培土,避免分蘖过多浪费养分和影响生长。在易渍水的地块,苗期应注意预防积水,确保全苗。对以阿特拉津、莠灭净、二氯四甲钠、敌草隆、乙草胺等为主要成分的甘蔗常用除草剂在常规用量范围内不敏感。 历年获奖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