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任务来源:计划外,自选项目。 2、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教育系列产品及智能物联网科研系列产品,包括嵌入式多功能物联网实训箱、嵌入式多功能开发套件、基于昇腾310芯片的华为AI开发套件以及教学课程资源、国际化认证体系、行业实训案例。 3、技术原理: 博赛新一代智能物联网科教平台主体产品分为华为云IoT全栈云服务平台、AI开发平台ModelArts、端云协同多模态AI应用开发平台HiLens管理平台,博赛嵌入式多功能开发套件、端云协同多模态AI开发套件HiLens Kit以及两种公有云服务OBS对象存储服务、DIS数据接入服务,使培训人员能够依托实训平台,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及Zigbee/Wi-Fi等通信组网技术等,满足物联网教学、基础实验教学、应用创新等多层次需要。 博赛嵌入式多功能实训箱能够支持GPRS、2G、Wifi、NB-IoT、Lora等通信模块,可扩展多种综合实训案例所需的传感器,如烟雾传感器、光强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等传感装置和模拟应用场景的多种执行单元。嵌入式多功能实训箱可与华为AI产品Atlas 200 HiLens Kit从硬件层面对接,实现AI终端和物联网终端的完美融合,完成对图像、声音或其它传感器数据的智能分析,识别出有用信息通过物联网通讯方式发送到华为云IoT平台,平台收到信息并依照既定规则,完成自动短信发送、播出电话、发送邮件等通知,同时发送命令完成对设备的智能控制。 物联网实训教学课程资源及在线教学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案例实训课程。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特色结合博赛网络多年校企合作经验,将课程按照年级及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案例实训课程进行合理的分配,构建出课程体系,使学生可以在课程体系里找到符合其职业规划的学习路线图。 智能物联网科研工具包:融合各类传感器,模拟应用场景的多种执行单元,将传感器数据上传至云端,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分析平台,进行人工智能算法验证与测试。 4、性能指标: 多协议数据采集,支持IIC、SPI、UART、AD/DA等采集方式;多通讯方式组建传感网络,支持RS485、WiFi、LoRa、LAN、HiLink、蜂窝网络,ZiGBEE、BlueTooth、Modbu、CANBus扩展等;超低功耗,采用支持LPUART协议的超低功耗MCU,支持休眠,整机工作周期内最低功耗0.53W;高性能可编程编解码技术,对收集的传感信息统一编码,对接收的物联网平台信息差异化解码,有线传感组网编解码时间低于1ms;多通信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支持NB-IoT、GPRS、WiFi、LoRaWAN,5G、LAN扩展等;跨平台开发,支持Windows、Linux、虚拟化平台编译,浏览器虚拟化方式烧录。 5、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类似的国内外市场上的智能物联网教研设备型号繁多,但普遍设备体积大、技术老旧、传感网络单一、需大量线材连接辅助、偏重安装调试。本产品基于高性能核心板设计,集成度高、体积小,基础功能完备、拓展功能完善,可做多类型传感网、多通信方式连接物联网平台的验证型实验及研究型、创新型开发试验,并可以作为物联网行业认证考试指定实验设备。 6、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 开发了基于华为云平台的软硬件架构,实现了在线烧录、拖拽下载、虚拟串口等一体化功能 2) 开发了嵌入式多功能实训箱,实现了教学、科研双重功能; 3) 搭建了物联网实训教学课程资源,提出了一站式物联网教育解决方案。 7、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该项目开发的一代、二代智能物联网科教平台已经在30余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推广应用,累计为各高校培训学生30000余人,为近百所高校师资培训1000人次,企事业单位5000余人。至2022年,力争实现销售5000万元、缴纳税款500万元以上,实现拉动上下游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3-5年内覆盖近百个高校,培训学生人数达到数千万人,实现高校智能物联网全面托管服务。 8、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物联网产业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我国已将物联网产业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并规划了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该项目开发的智能物联网科教平台能够为我国高校师资培养、实训、教学资源、科研、大赛、认证、就业等方面提供良好平台,帮助高校构建在物联网人才教育上的竞争力,目前已在百余家省内外高等院校进行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尽快完成产品更新换代,优化产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