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来源于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完成时间为2007年11月~2009年12月。 项目开发以苹果、山楂为原材料,对果胶的提取,寡糖制备,以及寡糖对食品腐败微生物的抗菌性,抗菌性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确立了果胶提取的技术路线,获取了重合度大于3和小于3的果胶寡糖生成诱导的最适条件。通过超滤,纳滤膜过滤结合阴离子交换树脂(DEAE-Sephadex A-25)分离纯化了果胶寡糖,制备出聚合度2~12的系列果胶寡糖。 通过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手段,明确了所制的果胶寡糖是半乳糖醛酸通过-(1-4)糖苷键结合的家族型系列酸性寡糖,F2~F12应该为α-(1→4)半乳糖醛酸结合的同族的半乳糖醛酸系列寡糖:D-GalAp-(1→[4)-α-D-GalAp-(1]0→9→4)-α-D-GalA。通过一系列分析手段,明确了果胶寡糖对食品腐败微生物抗菌性的作用机理。项目研究期间,发表论文4篇,3篇为核心期刊,1篇为SCI收录,申报国家专利2项。 本项目开发出高粘度与低粘度食品用果胶各1种;研究用高纯度半乳糖醛酸及半乳糖醛酸寡糖;复配出4种天然防腐剂组合,即寡糖与nisin,寡糖与茶多酚,寡糖与乳酸,寡糖与纳他霉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霉菌等食品腐败微生物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的成果可应用于所有含果胶的农副产品或农副产品加工次生产物的精深加工领域。在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用标准品等的开发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与潜力。同时本研究成果对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调和型绿色食品加工等领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本研究的次生技术或产品(果胶的上游或下游产品与技术)也将为苹果、山楂果实或其他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等领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与参考。 本课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认为还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如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是下一步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