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课题来源: 企业委托项目“良种马铃薯立体栽培及酥脆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湖北省重点新产品新工艺)“良种马铃薯立体栽培及酥脆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BBA009 ); 国家科技部“大学农业科技服务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3BAD20B00)。 应用背景: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多种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蛋白质包含8种必需氨基酸。马铃薯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预防肠胃疾病、抗衰老、抗氧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1)筛选加工型优良品种1~2个,建立橘园间作马铃薯高效立体栽培模式,亩产鲜薯达到1000公斤,并确定优质马铃薯的品质及营养特征。 2)优化酥脆马铃薯产品的生产工艺,使马铃薯的酥脆性比现有技术提高10%。 3)酥脆马铃薯品质:酥脆马铃薯产品色泽为无褐变且呈油炸金黄色;有油炸食品的酥脆口感、风味和马铃薯香气;形状规则,完整;无油腻感。产品最终含水量 ≤ 13%;含油量 ≤ 25%;丙烯酰胺含量 ≤ 0.1 mg/kg。产品含油量及有害物质含量均比现有技术的产品降低10%以上。 4)酥脆马铃薯薯条符合国家相关食品标准(GB 16565-2003),保质期1年以上。 1)明确了酥脆马铃薯加工关键技术 比较研究四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化与加工特性,确定适宜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并研究低压低温、真空脱水、离心真空脱油等关键技术的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条件,生产品质优良的酥脆马铃薯休闲食品。 2)明确了酥脆质地形成机理 研究马铃薯经热烫、冻结、真空脱水、离心脱油等过程组织结构、水分、脂肪等关键成分的变化,以大西洋马铃薯为原料,研究了冷冻条件和油炸条件对薯条品质的影响。以感官、水分、脂肪、色度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冷冻温度、冷冻时间、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的试验设计来探讨马铃薯条酥脆质地的形成机理。 1)地处三峡库区的秭归县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业生产上以柑橘为第一产业,现有柑橘种植面积25万多亩。但是,长期以来因受橘园难以复种的因素制约,橘园土地和光热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本项目开发的橘园间作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效应。同时,新型立体种植模式也适合于三峡库区其他地区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2)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秭归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也达11万亩。由于马铃薯的收获期比较集中,水分含量高,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和长途运输。本项目开发的真空油炸马铃薯薯条技术适用于我国广大的马铃薯产区,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空间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本项目开发的技术,适用于马铃薯就地加工增值,有利于在产区建立完整的马铃薯产业链,减少资源浪费,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3)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秭归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也达11万亩。由于马铃薯的收获期比较集中,水分含量高,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和长途运输。本项目开发的真空油炸马铃薯薯条技术适用于我国广大的马铃薯产区,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空间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本项目开发的技术,适用于马铃薯就地加工增值,有利于在产区建立完整的马铃薯产业链,减少资源浪费,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1)马铃薯的收获期比较集中存在淡季存在原料供应问题 2)橘园马铃薯栽培技术与橘园条件密切相关,实现马铃薯的高产稳产需要针对不同条件建立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建议省科技厅继续立项支持在三峡库区开展马铃薯多季节栽培以及立体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3)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经技术改良进一步开发马铃薯及其他农产品真空油炸产品 1.稻米深加工高效转化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秭归县2012年度消费者满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