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核能、核技术和放射诊疗技术迅猛发展,核与放射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和伤害人民的安全和健康。由于核辐射危害的特殊性和辐射防护与应急处置的复杂性,事故一旦发生,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极大,各国政府都高度关注应急工作。因此,为加强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工作,降低或控制核事故所致的辐射危害,提高突发核事故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急需建立起包括核电站及核设施周围环境、人口、医疗资源和放射防护机构的有关数据资料库,以及医学应急准备情况、应急响应程序、受照剂量估算和医学处理方案为一体的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的核事故医学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主要结果:该项目利用相关的核设施及敏感地区的环境和健康基线调查数据,在GIS上建立数据库并展示,可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和事故后的后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通过分析受照人员、公众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等相关辐射参数,对受照人员、公众以及医学救援人员可能发生的健康效应进行后果评价,并提供医学应急处理建议和心理干预措施;在核与放射突发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准确的估算受照人员所受辐射的剂量,提出合理的医学应急救治建议,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通过核应急资料检索子系统快速检索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为医学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治提供技术依据,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 结果:该项目利用DELPHI编程语言、SQL数据库技术建立底层数据库和MapInfo技术研制并集成了不同语言编制的剂量估算软件,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进行开发,并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直观地表述这些数据,可实现人机对话和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共享,形成了核事故医学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包括核电站周围地区健康基线数据子系统;后果评价信息管理子系统;技术支持管理子系统;核应急资料检索子系统;辅助指挥管理子系统等五大模块。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该项目利用先进的DELPHI开发平台,提出了B/S+C/S混合架构技术,创建了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决策指挥平台,解决了不同编程语言之间数据交换的问题。首先本项目建立了基于现代GIS技术的呈现调查数据的GIS数据系统,实现了数据的信息化、可视化。用户通过授权,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实时更新数据并查阅相关材料。系统首次利用GIS展示了与核与放射事故相关的核能认知水平情况和放射性本底大小;其次本项目也研制并集成了各类事故情况下的各种剂量估算功能,并在国内首次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制了放射事故外照射剂量估算软件,并应用二分法插值的方式来计算不同方位、不同距离和不同入射光子能量情况下的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第三,本项目所采用计算模式、参数、标准、技术规范和研究成果均未国内外最新的数据信息,且计算模式和数据库可实时更新。 应用推广情况:具不完全统计,本项目在2002年1月~2011年12月间共发表研究论文40篇。核事故医学应急决策支持平台建设完成之后,即装配给全国各级放射卫生医学应急组织使用,在应急准备、处理突发核与放射事故事件、核应急培训和演练中得到多次应用,大大提高全国各省医学应急组织的应急响应能力。在进行实际应用核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过程中,有31个放射防护机构返回了应用情况的说明(附后)。表明该系统平台的广泛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国的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社会及经济效益:本项目属公益研究项目,其成果可为政府宣传核电站建设政策提供基础数据、为事故损伤人员的临床救治、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效应和辐射危害评价、核和辐射事故医学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以保证医学应急响应能力,减轻辐射损伤后果,对于提高我国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反核恐怖斗争的需要。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大量省、市级放射医学与防护领域的基层科研人员,提升了各地区的核应急救治水平。因此,该项目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