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1800]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实用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任务来源:2000年自治区农牧厅“种植结构调整试验”,2001年至2005年自治区财政厅“科技致富示范村”,2002年至2003年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生物培肥地力技术”科教片,2004年至2005年自治区科技厅立项“西藏一年两收、调整种植结构、科技致富实用技术”科教片,2005年自治区农牧厅“粮饲作物套复种示范”,2006年自治区科技厅“西藏一年两收高产值实用技术示范”,2006年自治区财政厅“山南地区粮饲作物套复种生物培肥地力技术示范”等七个项目。2、应用领域:农业。3、技术原理:调查、研究西藏部分农区水热光田资源的总量、持续时间、时空间分布,该区域内的作物种类、生育期、品种,对水热光的需求,把水热光田资源和作物种类资源进行有机的搭配和组合试验,从中筛选出一年两收的作物组合,把光能、热能、水能、田地、作物资源转化为经济,改造传统的一年只种一季纯粮食作物的耕作制度,开发利用传统耕作制度剩余的水热光田资源,尽量提供给农民较全面、较系统的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在生产粮食的基础上再生产大量的优质牧草,经济作物等多种经营,生物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收技术,解决大农业中的农田土壤肥力下降,病虫草害严重,农牧业草畜矛盾大,自然草场超载,沙化、退化,农牧民收入等限制因子问题,找到西藏农牧业走出低谷、农牧民大幅度增收的途径。4、性能指标性能:破除旧的传统耕作制度、建立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和持续发展良性循环机制。指标:提高一个种植指数,在不增耕地面积、不增较多投入条件下,农田生产出比原来多2倍以上的经济效益。5、与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国内外相同条件没有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比西藏水热光田条件好的许多地方有个别技术组合雷同,但没有西藏的组合全面、系统,详见科技查新报告。6、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1)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大于零度年积温2860度以上的高寒干旱地区改一年一收为一年两收,提高一个种植指数。(2)创造了高海拔干旱同类地区所没有的以大蒜套种西瓜为首的十三个系列200多个作物套复种组合。(3)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一年只收一季纯粮食耕作制度,调整了大农业结构,建立稳粮增收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和农牧业紧密结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持续良性循环的机制。(4)为西藏部分农区农民提供了较全面、系统的科技致富实用技术(科教片和科普书)的同时为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开了一个先河。7、作用意义(1)直接经济效益2005年和2006年两年项目示范投入36万元,示范2200亩一年两收套复种实用技术个别内容,扣除对照田的产值、扣除研究和示范的总投入118万元,净增收564.88万元,净科技投产比为36:564.88=1:15.69,经济效益极其显著。(2)社会意义①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技术的实施,将大幅度地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有利于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②项目的实施,将进行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和试验,代替了传统的宗教迷信活动,增长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观念,传统做法,传统耕作模式。促进精神文明的同时,农民学到了科学技术、增强自救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促进物质文明建设。③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实用技术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效益时间长,为农民摆脱贫困、解决“三农难”提供了技术支撑。④在西藏财力不足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西藏的水热光田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西藏大农业。⑤西藏一年两收套复种实用技术解决了西藏历史以来农民人缺钱财、畜缺草料、地缺肥水恶性循环的大问题。⑥推动西藏科技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家庭富裕和睦,社会稳定,加速西藏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