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9号选育”是定西市科技计划项目“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性应用”( DX2019N04),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等共同完成。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旱地小麦新品种定西49号以叙利亚S75为母本、定西36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选择法,生物技术等多种育春种技术,经过品系鉴定、品系比较、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示范等程序选育而成,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区雨养农业区小麦生产实际问题。对主要流行条锈菌条中34号表现中抗,对其余供试菌系表现免疫,总体抗病性表现较好。粗蛋白干基14.0%,湿面筋32.1%,沉降值30.0ml,赖氨酸0.38%,吸水率60.5%,稳定时间1.6min,最大拉伸阻力142EU,拉伸面积26cm2。 春性。全生育期104天,比对照西旱2号早熟1天。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103厘米,株型紧凑,抗倒性强。旗叶功能期长,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型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饱满度好。亩穗数21.62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1.1克。 3主要论点与论据: 优点集中: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抗绣、抗白粉、抗青秕)、适应性广泛(年降水量350-600mm,海拨1600-2300m)综合性状与一体。在食品加工方面,可作为专用粉的优良搭配原料和制作西北风味的鲜食面条。 4创见与创新: 定西49号的粗蛋白、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及产量、抗病性等指标优良。是继定西48号又一个西北旱作春麦区最为优良的换代品种之一。该品种在适种区进行试验示范,促进了品种更新换代,解决该地区粮食安全问题,提高小麦生产水平。 5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适合西北春麦区降雨分布与品种需水相一致,抗旱、丰产、抗逆性强的生态型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该地区粮食安全问题和绿色发展经济的需要。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固原、青海大通等地推广种植。 培育筛选小麦专用粉品种既可以提高食品质量,也可以使面包用粉、面条用粉、馒头用粉、饺子用粉等不同品质小麦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培育区域寒旱农业产业,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6历年获奖情况: 旱地春小麦选育研究开始于1956年,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选育课题成功选育和推广适宜西北8省区种植的定西24、定西35号、定西40号、定西42号等一批春小麦品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直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领导及各有关单位的关怀和支持,多次获得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