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俗称鳖、甲鱼,在动物学上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营养丰富、肉质味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佳品,是深受我国城乡居民喜爱的一种名特水产品。中华鳖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大约要占到养殖成本的60%,另外就是疾病防治、频繁换水、人工管理等方面所需费用也占有很大部分,通过开发出中华鳖浮性膨化饲料和沉性膨化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换水量,提高养殖效益。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 根据中华鳖的营养需求,开发出中华鳖浮性膨化饲料和沉性膨化饲料,通过特殊的双螺杆挤压膨化工艺,充分改善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情况,可有效减少饲料的浪费,降低养殖管理费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且膨化饲料在水中稳定性好、易于观察动物摄食情况,有效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提高人工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费用。 性能指标: 1)项目完成后,开发出中华鳖浮性和沉性膨化配合饲料生产加工工艺参数各1套; 2)研制出适应中华鳖露天和温室养殖需求的浮性和沉性膨化饲料相应配方; 3)研制成功的中华鳖膨化饲料,露天常温池塘养殖浮性膨化饲料系数1.42,温室控温养殖沉性膨化饲料系数1.06;投喂膨化饲料养殖中华鳖比投喂粉状饲料养殖中华鳖的公斤鳖饲料成本降低10.18%以上,减少换水量33%; 4)该饲料生产技术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个;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个——《一种中华鳖膨化颗粒饲料》(ZL201210122007.1)和《一种稚鳖用膨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310259582.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个——《一种中华鳖沉性膨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201510113351.8)和《一种改善中华鳖体色的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201510114527.1)。 5)发表及撰写相关研究论文3篇,填补了中华鳖膨化饲料研究领域一些空白。 发表及撰写相关研究论文3篇,其中在《科学养鱼》、《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在中华鳖膨化饲料中鱼粉替代、卵黄抗体添加等方面填补了中华鳖膨化饲料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逐步摸索并确定了中华鳖膨化沉性饲料及浮性饲料的加工工艺 确定了中华鳖浮性膨化饲料和沉性饲料的加工工艺,包括调制温度、调制时间、膨化温度、蒸汽压力等过程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制粒的影响。 2)形成适用于中华鳖沉性膨化饲料及浮性饲料的养殖模式 中华鳖浮性膨化饲料和沉性膨化饲料的养殖模式不同于粉料的养殖模式,其投喂方式更加的简单易行,通过养殖试验的摸索,形成适用于中华鳖浮性膨化饲料和沉性膨化饲料的养殖模式,从养殖温度到投喂时间到摄食量都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形成了一套详细的养殖操作规范。 3)中华鳖配方进行了调整 对配方中的蛋白源、脂肪源进行了部分替代,在不影响中华鳖生长的情况下,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用高筋面粉替代配方中的α-淀粉,不影响饲料品质,降低了养殖成本。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产品逐渐成熟,项目实施期间,累计生产销售中华鳖膨化饲料1.2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808万元,实现利润668万元,新增税收127万元。项目所生产的产品正保持不断的攀升态势,这一切表明产品将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点,产业化推广顺利。 项目产品是优质高效的中华鳖膨化饲料,投喂简单,可减少粉状饲料二次加工,有效节省了人力,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饲料系数低于粉料养殖,而且膨化饲料价格低,有效降低了养鳖饲料成本。同时,中华鳖膨化饲料在出厂时已将稳定油脂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养殖户购买劣质油脂而造成的疾病,饲料更加绿色和安全,能生产出更绿色安全的优质中华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情况: 膨化饲料经过高温膨化,淀粉糊化效果好,在水中稳定性好,饲料散失少,水质污染小,养殖过程中换水量可减少20%以上,由此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降低对周围水体的污染。膨化料是熟化料,经过高温,杀灭了病菌,大大降低了饲料对肠道的损伤,减少了病害发生,减少用药量,降低了用药风险,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药物污染,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换水量的减少,可减少排放废水所需的电耗。因此,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 存在的问题: 1)中华鳖膨化沉性饲料及浮性饲料因蛋白含量较高,中华鳖膨化沉性饲料因需进行密度控制对生产工艺和一线操作工人的要求比较高; 2)配方中进行了蛋白源、脂肪源的部分替代,同时用高筋面粉替代配方中的α-淀粉,原料结构改变较大,对生产工艺及线操作工人的要求比较高; 3)中华鳖膨化沉性饲料及浮性饲料尽管相比粉料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养殖户观念的改变不是很快就能转变过来的,需要一段的时间去推广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