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来源:农业部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桂中南柑橘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27,2011-2015)和广西农科院基金-优良金橘新品种选育研究(桂农科2014YQ27)。 2.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桂野生山金柑”系广西区政府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林业普查时由广西东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当地林场人员发现,当时称为山弹,后与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和广西大学科研人员共同研究分析发现与现有的金弹、金豆以及其它地区野生山金柑有明显的区别,推测可能是山金柑的不同品系。2013年至2015年,3个单位连续3年观察和统计分析,“桂野生山金柑”与金弹和金豆在叶片、果实方面有明显区别,经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与其他金柑和山金柑也有明显区别,并对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性状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其遗传性状与农艺性状稳定,定名为“桂野生山金柑”,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管理局农作物新品种登记。 性能指标:(1)植物学特性:“桂野生山金柑”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主干灰褐色,枝条紧凑,分支角度较小,少量刺,叶片绿色,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叶缘平滑,无波浪状起伏,叶片平均长6.27cm,平均宽1.91cm,叶宽比3.28,平均厚0.32mm,其中翼叶狭窄,平均长1.03cm。叶片有明显蜡质层,质地较脆。花小,白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为完全花,花瓣5瓣,舌状,花瓣长5-9mm,花瓣宽3-5mm,5片萼片,雄蕊平均14枚,花丝大部分3丝粘连,少部分不定个数的粘连或处于单个分离状态,平均长度5.5mm,花柱直立,约5mm。盛开时,花瓣斜生,瓣尖微向外弯曲,果实转色期为10月份,成熟期11月初至第二年1月份,无浮皮现象。 (2)生物学特性:“桂野生山金柑”成年结果树基本上每年抽发一次梢,萌发期在6月初左右。山金柑在一年中能随着结果母枝生长势的不同而周期性的进行花芽分化,多次开花,多次结果。据观察,第一批花现蕾在6月上旬,着生于当年夏梢母枝上,为全年最多、最好、最主要的一批花,约占全树全年总花数的60%以上,6月20日左右为盛花期,同时该批花所结的果数也最多,坐果率高,果大质优,成熟一致,于10月前后开始着色,中下旬即可转色成熟,第二批花于6月底至7月初现蕾,第三和第四批花于8-9月份现蕾盛开,由于营养和气温的原因,坐果率低,果实小,品质稍次。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果实成熟时圆形,黄色,饱满,个别大果呈现梅花瓣状,易剥皮,囊瓣数3-5瓣。果实平均单果重4.5g,汁胞较小,平均果实横径20.29mm,平均果实纵径19.81mm,平均果形指数0.98,平均果皮厚1.04mm,果心大小2.65mm,可食率87.10%。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0.61%,每100ml果汁中含可滴定酸4.54g和维生素C 37.4mg,固酸比2.34。根据果实大小有1-7颗种子,基本上果实越大,所含的种子个数越多。种子卵形,深绿色,单胚性。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种植技术比较成熟,适用于国内所有适宜种植金柑的地区,种植脱毒苗,注意传染性病害。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前景:树体一年多次开花,结果较多,果实橙黄鲜艳,有特殊的香味,挂树周期长,从当年的10月陆续成熟可以挂果至第二年的3、4月,是果树盆栽和盆景的极好材料。另外,该山金柑果实单胚,是极其重要的柑橘育种和基因功能验证材料。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金柑类果树植株生长较慢,是其缺点之一,但做盆景时刚好突显其小巧玲珑的特质,另外果实鲜食味稍酸苦。 6、历年获奖情况:本项目为首次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