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在动态频谱资源共享、协同自组网和多小区干扰管理等蜂窝移动通信自组网的核心技术方面开展了引领性研究,并已在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得到立项。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继、干扰协调以及测试平台等自组网核心技术领域,均由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牵头研发。可以预见,随着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业务量的爆发增长,蜂窝移动通信自优化组网技术的引入将是突破蜂窝移动通信频谱紧缺、组网复杂等瓶颈的关键。 本项目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在国家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取得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在动态频谱资源共享方面,创新性地考虑了初级用户频谱使用的占空比动态变化特征,提出基于信道利用价值的MAC层频谱感知和分配算法,提升了空闲频谱利用率,关键技术点已被写入ITU发布的ITU-R M.2225; 2)在协同自组网方面,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启动模式切换的基站自配置流程和基于可靠性度量的解调转发中继技术,降低了新组网基站节点加入网络的部署成本,减少了网络传输时延,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中的主流方案; 3)在多小区干扰管理方面,首次建立干扰与载荷互动模型,提出基于协作分布式的小区干扰控制机制,使得干扰水平得到自优化控制,超过国际同类技术。 在国内外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篇技术提案被录入ITU-R M.2225报告,24篇技术提案被国家IMT-Advanced推进组接收,14篇被企业认领。其中,在动态频谱资源共享方面,制定了国内权威的《动态频谱共享系统性能指标的评估体系和规范》白皮书;在协同自组网方面,研究成果作为唯一的自组网技术被录入《中国IMT-Advanced关键技术研究白皮书》,并在国家IMT-Advanced推进组中,被接收的相关技术提案数量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中排名第一;在多小区干扰管理方面,项目成果被国内设备商采用,并被提交到3GPP标准化组织。 截止2011年底,本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74项,其中25项已获得授权。另外,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3篇,被引用100余次,中英文著作4本。 项目成果已在公众蜂窝移动通信、无线城市建设、多网融合等领域得到应用,部分产品已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近三年通过技术服务、知识产权转移和产品销售形成新增产值3700余万元。通过与国内运营商和设备商紧密合作,提升了我国通信产品与服务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