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3490]轨道交通运维服务一体化的无线宽带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能量转换与储存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 无线顶层架构研究 研究上海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主要业务类型与需求、功能及要求,进行了业务优先级梳理、无线制式比选,明确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制式,顶层规划上海轨道交通无线通信异构系统,形成上海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顶层设计研究报告。 2. LTE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1) 研究确定LTE综合承载系统5MHz+15MHz组网方案和试制产品,完成上海轨道交通LTE 1.8GHz专用频段干扰分析与论证、频率规划与申请工作;提交相关报告。 2) 在实验室、上海轨道交通张江实训线组织实施LTE综合承载网试验,对LTE综合承载网络的系统性能、抗干扰性、业务及功能、可靠性、冗余性等进行测试验证,其中,5MHz带宽下单用户平均吞吐量上行4.575Mbps,下行7.575 Mbps,平均时延80ms;15MHz带宽下单用户平均吞吐量上行17.29Mbps,下行23.22 Mbps,平均时延72ms;提交相关测试报告。 3) 编制LTE-M建设指导意见,指导上海轨道交通14、15、18号线与后续新线的LTE系统建设以及既有线线路CBTC DCS、TETRA系统改造升级到LTE系统;发布标准。 3. 移动互联网网络化建设解决方案研究 1) 完成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MMIS试点工程建设以及MMIS与CBTC DCS系统的影响情况测试与共存。提交测试报告、MMIS频率规划与限制标准。 试点工程的测试指标: 车地平均带宽(速率):>=300Mbps 边缘信号强度:>=-75dBm 全链路切换时延:<=100ms 车地通信丢包率:<=1% 每列车(6节车厢)接入用户数大于300人,车站站台站厅接入用户数大于200人 2) 提出了可适用于新老线路的MMIS-O、MMIS-P以及MMIS一体化网络架构和过渡方案,并针对轨道交通特殊应用场景,研究了定制化的车地高速移动切换技术、车厢密集乘客接入技术以及双通道隔离技术,推动了WLAN相关产品研发和应用。 3) 编制了14号线MMIS工可、MMIS-O指导意见、MMIS-P指导意见、MMIS国家标准,细化了MMIS实施工程方案,对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设计、施工、测试、验收到运行维护等各阶段的技术指标、系统功能、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 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轨道交通运营生产管理平台应用研究 1) 研究分析了公共服务与生产管理的移动应用需求,提出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解决方案,研发相关系统,搭建现场仿真试点平台,“互联网+上海轨道交通”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提交相关报告。 2) 编制上海轨道交通移动互联网及应用建设指导意见和移动终端配置基本规定,指导全线网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和移动终端选型;发布标准。 5. 基于无线通信系统公众数据的大客流分析技术研究 1) 提出了基于WLAN数据和监控视频的客流感知解决方案,研究了WLAN数据与其他多源数据的融合方法和大客流风险管控策略,给出WLAN数据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决策中的应用场景与应用建议;提交相关报告。 2) 开发了基于WLAN大数据的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应用平台,实现了WLAN客流原始数据采集与存储处理、数据质量监控与还原、基于WLAN大数据的客流处理与乘客路径还原、客流实时发布等功能,并在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部署了该系统试点工程;提交相关报告。客流分析应用平台完成指标: 基于WLAN大数据的信息采集与处理周期不大于1分钟; 客流信息发布周期不大于1分钟。 6. 研究报告5篇。 7. 申请专利18项。 8. 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 9. 发表论文7篇。 10. 形成企业标准5份,国家标准1份。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