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频率远程校准技术研究和校准系统的建立》(项目编号:2010QK273)为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周期2010-10至2012-10,2012-11-22通过会议鉴定验收。本项目是对传统计量的改造和拓展,不仅可得到被校实验室最终校准结果,还可随时发现下级实验室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对于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高计量整体实力和水平,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作用。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技术原理是以卫星导航系统为媒介,以互联网为载体,连接参考频标的校准方时频接收机和连接被校频标的被校方时频接收机,利用共视技术分别测量记录C/A码CGGTTS文件,开发共视处理方法,解算得到被校频标与参考频标的频率准确度等比对结果,并评估校准不确定度。本项目属“工程技术科学”中的“检测技术”领域,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际计量标准比对活动。系统传递不确定度:2E-13。能够随时随地、全天候、在线、异地、自动校准。经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科技成果水平检索报告和项目鉴定委员会鉴定,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并超过计划任务书考核指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的实施,为时间频率计量标准计量性能的检定和监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实时快速、随时随地,同时降低传递不确定度,降低管理成本,使被校仪器能真正在工作状态下进行校准。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通过在企业及科研所的应用及多年的不断完善,项目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可以针对氢、铯原子频率标准装置与被校单位的原子频率标准、石英晶体频率标准的远程量值传递,实现远程校准,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安全、稳定。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完成后,在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进行了应用,提高了其内部标准的溯源有效性的监控,受到了应用单位的好评。时间频率远程校准的实现,对于今后不同领域、各种不同计量标准远程校准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于大规模物联网建设极为重要。由于远程校准设计的仪器种类繁多,仍需不断丰富校准内容,需要完成各种仪器的远程校准项目。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多培养青年科研人员,让校准人员参与到设计远程校准项目中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远程校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