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3986]哈尔滨市稻瘟病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研究于2014年至2016年在哈尔滨市及所辖区县采集分离到292个稻瘟病菌菌株,经中国鉴别寄主鉴定划分为7群26个生理小种,在7个种群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ZA群,为优势菌群,其出现频率为38.71%,其次为ZD群、ZB群、ZC群、ZE群、ZF群、ZG群,它们的出现频率依次为27.74%、15.75%、9.59%、3.42%、2.74%、2.05%。 在26个生理小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生理小种是ZA49,为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为15.75%; 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HMG-F和HMG-R,建立了稻瘟病菌的分子检测体系;分析了空中捕捉到的稻瘟病菌孢子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孢子量与温度、相对湿度呈现正相关,与降雨和风速负相关。以2010-2016年五常市水稻稻瘟病发病率和4月到9月的气象资料建立了稻瘟病菌的预测模型;分离出一株生防菌株Sc2,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优化了Sc2发酵配方,发现Sc2发酵上清液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其对水稻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且对盆栽水稻苗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对水稻根干重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地上部植株鲜、干重,最后为植株株高;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对22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25%咪鲜胺乳油对稻瘟病菌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50%氯溴异氰尿酸、戊唑醇、75%肟菌.戊唑醇、12.5%肟菌酯;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完成了稻瘟病菌GFP遗传转化,为研究稻瘟病菌与水稻品种的互作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品种抗稻瘟病鉴定提供一种新方法。采用水稻活体喷雾接种法对44个水稻品种进行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获得抗病品种9个, 中抗的水稻品种11个, 感病品种18个, 高感品种6个。建立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cDNA-AFLP表达谱,对74个不重复的TDFs对应的大板胶上TDFs表达变化情况进行统计,接种稻瘟病菌后基因表达上调的比下调的多,各种下调25个、早期上调6个、晚期上调11个、其它形式上调32个。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