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4096]产业用地规划与相关规划协同耦合关键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为“产业用地规划及相关规划协同耦合关键技术研究”。 二、课题编号 课题编号为200911014-4。 三、课题来源 课题为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城市化地区产业用地集约化利用和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第四课题。 四、承担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本课题承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 五、执行期限 课题执行期限为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 六、课题背景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用地布局,以达到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现实中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不紧密。三者侧重于解决各自互不相同的领域内操作层面问题。因而这就使得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者具有不同的规划目标、规划主体、规划内容及方法等等,且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当这三个相对独立的规划系统在城市空间资源的约束条件下相互碰撞时,就会在规划目标、侧重点等问题上产生现实的冲突。产业规划目标是在于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优势产业,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模,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和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产业规划的目标约束使得产业规划往往考虑近期,多则5年的产业发展问题。城市规划的目标是要在现有的人口和土地等资源条件下,有效配置城市资源,保证城市功能的稳定和协调。城市规划的目标约束使得城市规划往往考虑的是20年左右甚至是更长时间。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往往是考虑15年左右的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置问题。因而,这就导致了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目标、侧重点和规划期等上面的不同,由此它们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由于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不紧密,编制产业用地规划时需要对产业用地进行分类时无论采用城市规划用地分类系统还是土地利用规划分类系统都会产生许多困难。因此编制产业用地规划时需要协调和正确的处理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 编制产业用地规划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用地特点,在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基础上提取相关基础数据,进行转换,进而对产业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才能编制出符合地方特色、科学实用的产业用地规划。 七、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基于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针对不同地区的产业用地特点,基于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协同耦合要求,提取和转换相应的基础数据,形成产业用地规划数据提取转换技术,以提升产业用地数据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基于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和预警调控建议,研究并形成了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产业用地结构优化技术;基于“科学评价、因地制宜、合理分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明确格局,划定分区、配套政策、引导控制”的产业用地布局优化分析方法和流程,创新性地提出引导发展、优化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四类产业用地控制分区以及相关产业用地用途分区,并为分区制定引导规则,引导产业用地的优化调控;综合相关关键技术,制定了产业用地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八、成果效益 课题在研究相关规划规划耦合协同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产业用地规划的用地分类、相关图件标准,为产业用地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各项关键技术的示范结果有助于对产业用地调控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开发产业用地集约利用预警和调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区域产业用地的优化配置和调控提供决策手段。通过典型区域示范研究,展示产业用地规划在实际中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并针对实际问题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实现产业用地规划和相关规划之间的协同耦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用地规划有助于实现区域产业用地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