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8号选育”是省科技重大专项二级项“甘肃中部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项目编号:17ZD2NA016-7)、省现代农业体系“中部抗旱优质春小麦育种”(项目编号:GARS-01-04),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培育转化项目“优质高产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甘春32号示范推广”,甘肃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陇中优质旱地小麦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等经费支持,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等共同完成。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旱地小麦新品种定西48号以以品系7021为母本,外引材料临8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选择法,生物技术等多种育春种技术,经过品系鉴定、品系比较、国家和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示范等程序选育而成,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区雨养农业区小麦生产实际问题。 接种抗病性鉴定:成株期对主要流行条锈菌条中32、33号表现免疫。测定混合样:粗蛋白干基14.7%,湿面筋30.9%,沉降值33.0ml,赖氨酸0.40%。该品种生育期101天,幼苗习性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6.2cm,穗长8cm,穗长方形,结实小穗13个,穗粒数27.2粒,籽粒红色,硬质,籽粒饱满,千粒重49.9g,容重715.1g/L。 3主要论点与论据: 优点集中: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抗绣、抗白粉、抗青秕)、适应性广泛(年降水量200-600mm,海拨1600-2300m)综合性状与一体。在食品加工方面,可作为专用粉的优良搭配原料和制作西北风味的鲜食面条。 4创见与创新: 定西48号的粗蛋白、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及产量、抗病性等指标优良。是继定西42号又一个西北旱作春麦区最为优良的换代品种之一。该品种在适种区进行试验示范,促进了品种更新换代,解决该地区粮食安全问题,提高小麦生产水平。 5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适合西北春麦区降雨分布与品种需水相一致,抗旱、丰产、抗逆性强的生态型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该地区粮食安全问题和绿色发展经济的需要。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固原、青海大通等地推广种植。 为了提高小麦单产,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在今后将进一步把生物技术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利用生化和分子标记技术,标记特异抗病、优质和抗旱性状,并应运于育种实践中,把优质、抗病、抗旱、丰产性状进行分子聚合,快速选育和推广抗旱、抗病、高产、优质的旱地生态类型品种。 6历年获奖情况: 旱地春小麦选育研究开始于1956年,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旱地春小麦新品种选育课题成功选育和推广适宜西北8省区种植的定西24、定西35号、定西40号等一批春小麦品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直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领导及各有关单位的关怀和支持,多次获得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