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调查分析了厦门会展业的宏观环境:厦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会展基础设施、经济实力、人文环境、旅游资源、政治法律环境;调查了近十年来厦门会展业的发展情况:展览面积、会展业直接收入,采用区位熵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目前厦门会展业已经形成产业聚集,并且厦门会展产业群主要为厦门以外的区域服务;本项目还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厦门会展业收入与厦门市GDP变化是正相关关系,但是厦门会展业收入占厦门市GDP的比值很小,与全国数据相比,厦门会展的产值占比逐年下降,说明厦门会展业发展速度慢于全国。 本项目还采用德尔菲法对厦门业要素作出评价:厦门在会展场馆水平、拥有品牌展会、城市支持力度、国际化程度、会展业界印象等方面有优势,而在现有会展数量、自办展能力、会展人员、市场化程度、发展潜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本项目通过对定性、定量的分析,明确了厦门会展业的定位,提出了发展厦门会展业的建议。首先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厦门会展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城市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必须根据每个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对适合本地会展业的领域给予有力支撑和促进。通过定量的计算,确定了厦门市发展会展业的战略定位:厦门市应该重点发展对台的高品质的大中型会议业,其次是展览业,应该努力的吧厦门打造成为大陆与台湾政治、经济、文化高层交流的平台。 提出了发展厦门会展业的具体对策建议:设立会展推动委员会,专门从事厦门大型国际会议的申办;制定和实施厦门会展推广计划;设计厦门城市及会展标志;建立会展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会展业人才培养。 本项目创新点:首次采用区位熵理论和方法定量分析了厦门会展业的产业聚集程度;首次采用AHP方法确定厦门会长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取得的成果:完成了27000字的调查研究报告,公开发表了4篇论文。 本项目通过对厦门会展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所在地区会展业发展的建议,对厦门会展业的发展起着理论指导作用,深具实践意义;并对我国其他会展城市有一定借鉴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