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目前云南省是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其中糯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糯玉米产出效益高,是2016-2020年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玉米种植调整的重点方向。近年来糯玉米消费市场与日俱增,生产上迫切需要品质佳、口感好的糯玉米品种。云南具有大量风味独特的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但存在自交衰退严重、光周期反应敏感的重大技术难题;此外,糯玉米制种产量低、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不配套等因素,严重制约着糯玉米产业化开发。 项目历时15年,通过科企协同攻关,突破了利用糯玉米地方种质育种的技术瓶颈,形成了育种与制种、栽培、加工等配套技术相结合的创新产业链。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创制出具有地方种质特色、光周期反应不敏感的优良糯玉米自交系,攻克了从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分离自交系的技术难题,并培育出具有地方品种独特风味的优质糯玉米新品种,创新了糯玉米育种材料,拓宽了我国糯玉米种质遗传基础。 2、通过穿梭育种技术培育的光周期反应不敏感自交系在北方能正常开花结实,解决了南方糯玉米品种在北方制种的技术难题,扩大了制种区域,并研究出适合南方和北方的制种技术,且制种产量高,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 3、在鲜食玉米无公害配套栽培、鲜食玉米加工工艺、鲜食玉米配套加工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多个创新成果,为发展鲜食玉米有机绿色食品和鲜食玉米加工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4、通过采用技术配套、试验、示范、开发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云糯3号推广应用面积不断增加,近两年约占云南省同期鲜食糯玉米种植的15%,已成为云南糯玉米生产的主流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2017-2018年累计推广应用29.12万亩,新增鲜食糯玉米鲜穗产量3.11亿千克,新增农业产值7.74亿元,农民新增纯收入2.80亿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研究获得国家专利4件,发表研究论文5篇,省级审定品种1个。 研究成果对促进云南省玉米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带动食品加工相关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经专家鉴定,该成果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在糯玉米地方品种自交系培育和钝化光周期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