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普薯32号”于2006-2007年参加广东省区试,由省种子总站、省农科院作物所汇总总结如下: 2010年初试:十个试点综合结果,鲜薯平均亩产2327公斤,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32.50%,达极显著水平,排第1名(有90.0%试点增产);干薯平均亩产674.2公斤,比对照增产34.54%,达极显著水平,也排第1位(有90.0%的试点增产)。干物率29.33%,食味80.2分,淀粉率19.847%,胡萝卜素含量20.760mg/100g鲜薯。大田薯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抗。 2011年复试:十个试点综合结果,鲜薯平均亩产2279公斤,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20.45%,达极显著水平,排第1名(有90.0%试点增产);干薯平均亩产675.2公斤,比对照增产25.89%,达极显著水平,也排第1位(有90.0%的试点增产)。干物率29.33%,食味80.7分,淀粉率17.929%,胡萝卜素含量13.842mg/100g鲜薯。大田薯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抗,室内薯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感。 “普薯32号”于2012年0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该项目已选育出甘薯良种“普薯32号”,并在揭阳、饶平、韶关、仁化等市县推广,表现良好。2010年至2012年全省推广面积达到2.5万亩,以2010~2011年全省甘薯区试综合平均亩产2303公斤,比对照种广薯111亩产1824公斤,亩增产479公斤计,共增收鲜薯11975吨,以每公斤优质薯3元计,增收经济效益35925万元。 “普薯32号”既达到省区试制定的优质品种目标,也达到特用品种目标。该品种的选育成功,一方面提供优质特色甘薯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在优质甘薯育种攻关技术上是新突破,突破了甘薯育种产量与品质间负相关的矛盾,是我市、我省甘薯育种技术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