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5070]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内容概述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主流的软件开发等技术,遵循SOA架构,本技术“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是可以通过浏览器在线方式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城市综合管线GIS数据(地下)、基础GIS数据(地表)、城建基础设施GIS数据(地表)与实景全景数据(地上)的定位、管理、分析、共享交换等基本需求,具备个性化应用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 本技术产品具有以下创新性技术特点: 目前国内主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产品都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进行研制,重点关注测绘管理部门基础测绘成果的共享,数据来源相对单一,业务应用范围有限,这使得平台的推广无法满足每个城市的个性化的需求。本项目首次提出并用标准、软件的方式实现了围绕城市综合管线GIS数据(地下)、基础GIS数据(地表)、城建基础设施GIS数据(地表)与实景全景数据(地上)的共享与交换,丰富了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内涵,发展了地理信息共享交换的方式、方法。 国内目前主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产品侧重于地理信息的在线共享,都还没有关注城市不同GIS专题应用间的地理信息交换问题。本产品首次提出共享是目的,交换式手段的概念,通过创新性地集成了“数字水印”、“数据集成”等“863”课题及学科的研究成果,参照“360客户端”的模式,自主开发了“交换精灵”地理信息交换终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尚未有这一技术模式的。 基于共享交换,改变政务版数据生产方式,丰富数据属性内容体系。目前,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中的DLG数据,由于属性信息的深度有限,常常致使对外共享时陷入“做背景”的尴尬。在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构成公共地理框架数据集主要内容的地理实体数据,在基础GIS数据之上通过抽取和对象化形成,对象化的地理实体更方便扩展其属性信息。创业团队在国标的基础上,面向不同部门间共享、交换的需求,制定了《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交换要素分类与代码》和《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交换要素数据字典》,通过本项目软件,改善了 “政务版”数据的生产方式,逐步丰富其数据内容。 针对地下管线不同的管线分类,面向行业专业管线信息系统与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间数据共享与交换的需求,本项目包含了我们在国内首次制定的包括《城市地下管线共享交换要素分类与代码》、《城市地下管线共享交换要素数据字典》、《城市地下管线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规范》等在内的7个数据和技术规范,这进一步凸显了本项目产品的不可复制性。在合适的时机,这些标准和软件将可以通过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中心这一创新机制,而形成新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 基于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三维数据采集车,产品可以实现实景、全景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与展示,极大丰富了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由于三维数据采集车配置昂贵,也使得产品在此方面独具优势。 本项目基于SOA服务技术,屏蔽应用系统编程语言、基础技术架构和系统平台的异构性,兼容各种数据和功能服务应用封装的开放应用服务。支持不同平台发布的各种标准地理信息服务,实现实时无缝调用,并能够进行集中式分发管理。而目前国内主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不同风格空间服务的聚合仍存在能力有限的问题。 本技术产品具有以下技术性能指标: 项目符合“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或系统建设等的测绘行业标准,满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的技术指南和政策文件; 项目支持OGC的WMS、WFS、WCS、WPS、GML等空间服务规范,具有较强的开放和互操作能力,服务接口主要以SOAP和REST风格对外提供; 地图API包括Ajax地图展示和Silverlight地图展示,基于地图API可以轻松将地图业务嵌入到已有业务系统中; 满足与国家、省平台、市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的要求,平台具有高稳定性、较强的容错能力,支持24*7的在线服务; 支持发布TB级的数据量。矢量地图、切片地图的操作刷新时间(放大、缩小、漫游等),单次访问分别不大于0.5秒和1秒。政务内网用户峰值并发用户数不少于200,互联网用户峰值并发用户数不少于500; 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够形成权威的、唯一的和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可以让不同部门拥有的地理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改造后,通过分布式和集中式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交换、共享、集成以及应用。 二、应用领域及应用实例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数字城市建设市场,主要客户为城市规划、国土和信息化管理等政府部门。本产品由政府投入,接受测绘管理部门的监管,由市政府出台相关规定以明确其唯一性和权威性,原则上财政资金建设的地理信息应用应当利用平台,这就使得城市政府部门上百个潜在应用需要利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进行开发和实施,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平台的目标客户群,并平台推广提供了潜在且巨大的市场空间,平台提供商在平台后续的维护及应用开发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 本技术产品因为切入市场较早,产品相对成熟稳定,又加之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信息共享集成研究方向团队的支持,使得产品的创新能得到持续性的保证,这就使得多年来产品一直以较高的市场价位持续销售。目前,本技术产品先后推广应用到无锡、南京、丽水、常州、金华、镇江等多个城市,为这些城市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知识产权情况 本技术产品源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信息共享集成研究方向的技术成果,主要涉及地理信息共享与交换、地理实体编码、车载三维采集、地下管线领域模型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技术团队为无锡市政府开发了“无锡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该软件先后获得2007年江苏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中国GIS协会优秀工程金奖和2008年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以后,通过科技部“863”课题“GML-GIS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注入及在南京、丽水等地的应用推广,本产品渐趋成熟。其中,作为国家第一个“数字城市”推广城市,“丽水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2011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验收。目前该技术产品的核心知识产权以学校为主申报了两项软件著作权。 四、投资成本及市场经营情况 目前,本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地级和县级城市,这主要缘于本产品在江苏省内和浙江省内都有数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示范应用城市。目前,一个中等规模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费用大约为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费用大约为200-500万元人民币。未来3-5年内,本产品预计可在江苏和浙江市场推广到20个左右的地级城市,直接面向近亿元的产品市场。 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城市”和“地理国情监测”等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的推动,满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标准的“城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凭借其价格、性能和先发实施的优势,预计未来五年可以抢占20个左右的数字城市市场。产品在地级市的市场定价为120万元,区(县)级的市场定价为80万元,作为高新技术软件产品,价格并不高。产品真正的赢利点在于后期的运行维护及应用推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国家测绘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通知》(国测国发[2010]48号)中明确要求:要监督指导城市人民政府出台地方法规或政府文件,进一步确立公共平台的权威性、唯一性地位。这从政策上进一步确立了产品在城市地理信息应用中的“垄断”性,从而使得产品的长久运行得以保障。此外,产品在城市部署、运行后,大量对地理信息有迫切需求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在线使用产品,由此,这些个性化深入应用和专题推广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产品的外延市场。因此,为了进一步快速抢占市场,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为了后续的市场份额,产品的价格还可在标准定价的基础上下调。 本技术产品成熟稳定,不仅通过了多个大型工程项目的验收,而且通过了具有国家CNAS认证资格的江苏省软件测试服务中心的专业软件测评。目前本技术产品的投资成本不高,投资主要用于研发和基本的市场投入。 项目联系人:张巍巍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