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任务来源: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96-901-01-54);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990601);军队“九五”医药卫生科研课题(98D044);国家863课题(2001AA215161,2003AA215020,2006AA02A208);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02C26215110432);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3AA2Z3C64,2005AA2Z3G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400406,30400019,30770113); 企业合作项目。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生物制药领域,研究发明了基因工程人幽门螺杆菌疫苗的关键技术及制备方法。 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人类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并与胃癌、胃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级致癌因子,Hp的发现者因此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奖。世界人口的平均感染率达50%,我国感染者达6亿,人类一直受到Hp感染所致胃病的严重危害。通过疫苗可达到群防群治Hp的目的。因此,发展Hp疫苗对预防由其引起的胃肠疾病具有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内外一直在努力研究该疫苗,但目前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本项目研究始于1995年,课题组在深入分析Hp感染与免疫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分子内佐剂粘膜疫苗”学说,并运用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大量比较分析Hp国际标准株及中国临床分离株的免疫保护性抗原,首次筛选出适合中国人群免疫的Hp疫苗组分及高效安全的粘膜免疫佐剂,成功构建筛选出高效表达Hp基因工程疫苗菌株(表达率>30%),在国际GMP标准中试车间完成了高密度发酵及疫苗蛋白的大规模纯化,成功研究制定国内外第一份Hp疫苗生产与检定质量标准,按照国家一类新药要求完成了所有的临床前研究,2003年5月和2004年12月分别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I、II、III期临床试验,在江苏省5000余名志愿者中开展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安全性良好,预防Hp感染的有效率大于85%,保护率为72.1%。2008年3月已通过国家新药审评中心组织的III期临床试验总结专家咨询评审会,即将获取新药证书,企业已筹集2亿元人民币正对该疫苗实施产业化。 该疫苗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已获得国家发明授权专利3项、并申请国际PCT专利1项;发表研究论著6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8篇,统计源期刊40余篇。是迄今全国唯一、全世界第一个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幽门螺杆菌胃病疫苗。本项目系列成果按8000万元转让企业,按合同进度已到位4500万元。依托本项目建立了重庆市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中心,获得了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技术2个博士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