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及污染物的排放提出了减排目标。据统计,电煤消耗占我国原煤产量57%,电力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50%以上。因此,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是全世界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而发电侧的节能减排更是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目标的关键。从1995年以来,姚建刚教授项目组即致力于研究在结构性缺电长期存在情况下的发电侧节能减排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于1997年在《中国电力》首次发表相关研究文章,1999年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国最早的相关专著《电力市场分析》。先后主持承担了“中华电力教育基金”、“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创新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与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监会、南方电网公司、大唐发电集团公司、长江三峡发电公司、华中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等单位密切协作完成“湖南发电市场节能减排方案”等二十多个研究项目,组建了四十多人的研究队伍,在发电侧节能减排的运营架构、政府上网电价宏观监控模式、发电调度的环保量化模型、日交易计划优化调度模型、机组优化组合方法、发电竞价交易模式、发电期权交易、减少负荷备用的组合预测技术、发电企业市场运营及风险评估方法及发电负荷外送的输电阻塞消除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得出了“有效功率耗量准则”的重要科学发现。研究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国际发明专利即将授权),出版相关专著3部,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89篇,被他人论文引用1247次。项目的理论有的已被国务院5号文件、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所采纳,有的已开始投入应用。依据理论研究成果所开发的三级智能式负荷预测系统已在湖南省电网14个地区、140个县及广东、湖北等省市推广应用,发电企业商业运用及竞价决策技术支持系统已在河北马头电厂、湖南耒阳电厂等单位获得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