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来源及编号: 华中农业大学—神农架林区太和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魔芋粉品质提升技术委托开发协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魔芋脂肪模拟物高效制备机理与应用研究(20121BBA101)”。 技术原理:在深入研究魔芋粉在乙醇体系的流体行为的基础上,利用淀粉在高温下的乙醇溶液中糊化溶出特性与乙醇除杂相结合,建立在尊重现有基本工艺流程及装备的前提下,提出利用高温乙醇体系去杂提质的新方法;同时,首次提出利用二甲亚砜作为除杂体系,达到提高粘度、改善色泽、减少异味的目的,并获得高纯、高透、高粘度的魔芋粉。 魔芋葡甘聚糖含量:>90% 透明度(1.0%):>60%; 粘度(1.0%):>46.09 Pa?s 本课题在查阅大量的文献和预实验的基础上,结合魔芋粉在乙醇溶液的流体性质及其杂质特性,提出了现有主流生产技术及装备的前提下,增加温控及酸控参数,简单易行、可工程化,但可显著提高魔芋粉品质。 首次提出提高温度、增加酸度及利用二甲亚砜溶液三种方法,巧妙地达到去杂提质的目的,以获得高纯、高透、高粘的魔芋粉。三种方案提纯方案所得魔芋粉品质,均可满足现实生产需要。 实验证明该技术可直接应用于不同魔芋粉的品质提升的生产中,为魔芋行业提供现实可靠的技术支撑,有望产业内迅速在全面推广,从面推动魔芋及其产业链的不断壮大。 应用领域:上述该技术可用于不同等级魔芋粉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在开发高纯、高透、高粘度魔芋粉方面,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卫生的特点。 魔芋精粉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等行业,成本不断上涨、市场要求高纯度、高透明及高粘度精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现在行业中缺乏相应的生产技术,严重制约魔芋粉行业的发展。因此,亟待开发高纯、高透、高粘魔芋粉的生产技术。 相对于传统水提法、醇沉法、酸洗法、酶法等,本课题立足于国内魔芋产业现有主流生产技术及装备,在尊重现有基本工艺流程及装备的前提下,开发并优化新的工艺参数。不仅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可工程化的方法,也节约了大量的成本、简化了生产环节、避免了环境污染。利用本方法可以除去包括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及灰分等杂技,去除腥味、提高透明度及粘度,获得高纯度的魔芋粉,从而满足工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