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课题为山西省留学人员管理办公室2014年至2016年的山西省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技项目。 在物质产品趋于丰富的当代,人们对所消费产品的质和量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肉质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很多养殖场通过添加一些禁用物品来提升品质,结果导致肉质受到污染,甚至会威胁到人的健康。而中草药作为我国文明的瑰宝,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于是我们着眼于将中草药添加进饲料中,研究其能否起到改善肉质的效果。如果通过使用中草药达到改善肉质,可以给人们提供健康、无污染、无毒副作用,并且具有优良的肉质,含有丰富营养的产品,就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饮食健康。当前对中草药添加剂用来改善猪肉品质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少见,处于研究的空白。 本研究针对晋汾白猪、晋阳白猪、山西黑猪、杜长大四个品种的猪肉进行研究,在饲喂过程中添加中草药进行了不同品种猪肉品质改善情况的研究。以肉样中品质、胆固醇、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的含量作为指标来揭示肉质改善效果。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营养调控对猪肉品质风味改善的作用途径,也是我国猪营养学和饲料学研究从最初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到营养与猪肉品质,营养与环境、营养与免疫、分子营养等方面的转变。 从试验猪的肉品来看,不仅猪肉的肉色,嫩度和风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肌肉内含的人体所需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在我省不同品种的猪肉品质改善上都取得不同效果。均能够生产出更好的高品质猪肉。因此这样生产出的无抗生素残留的绿色安全的猪肉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应用中药改善后的猪肉比市场普通猪肉价格可高1倍,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项目从2015年到2016年底共计推广八个猪场6200头,三年总产值12852920元,总利税5578985元,三年新增利润3156235元。 本研究根据以前期工作基础选用和调整中药材,将这些中草药制成适合动物采食的剂型。选取山西白猪、晋阳白猪、山西黑猪、杜长大四个猪种,每种分为中草药添加剂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猪。试验猪在进栏前清洗并消毒猪栏。试验采用群饲的方式,仔猪阶段每天喂料5次,中猪阶段以及大猪阶段每天喂料4次,饲料计量不限量,以食槽无剩余料为原则。试验结束后通过对各组猪猪肉的PH1、PH24、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嫩度剪切力,背最长肌纤维和股二头肌纤维直径的测定,比较各组猪肉品质指标,对各组猪肉品质进行统计评估。并取样测定影响猪肉品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和猪肉中氨基酸、胆固醇、脂肪酸等指标。通过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肉质相关基因在不同猪种之间表达量差异。 结果不同猪种在经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均表现出一些品质方面的显著差异。杜长大猪种在电导率、L值、B值、系水力、剪切力、眼肌面积以及氨基酸中的谷氨酸、甘氨酸。脂肪酸中的γ-亚麻酸均有显著差异。晋汾白猪种在电导率、L值、A值、B值,以及HK值、ATP5B值、PFK值等也有显著提升。山西黑猪的效果最为显著,在A值、B值、剪切力、眼肌面积,和氨基酸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以及myog值、HK值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异性。而晋阳白猪在A值、B值、剪切力、眼肌面积,和氨基酸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以及胆固醇的含量,H-FABP值、LPL值、CAST值等方面也均有显著的差异性。由此可以从中筛选出最优的中草药添加剂组,也表面中草药作为添加剂对猪肉品质的改善是不分猪种,能够明显提升猪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