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主要研究内容: 1.1 调查、收集枣地方特色品系3~5个,引进省内外优良种质55份,播种枣自然杂交和人工限制授粉杂交种子2万粒,获得枣自然杂种实生苗9000株以上,人工杂交授粉后代杂种实生苗500株以上。选育枣新品种4~8个。配置甜柿或涩柿不同居群品种杂交组合10个以上,创制杂种实生苗1000株以上,筛选优系1~2个。选育适宜鲜食的涩柿良种1~2个。突破“金丝4号”枣组织培养生根增殖困难技术难题,建立2个枣品种的组培技术体系;筛选出多倍体优良变异无性系1个;开展枣的胚培养和花药培养的研究,获得3个枣品种的幼胚胚培植株。 1.2 计划选育优质薄壳抗病和不同用途的核桃新品种6~10个,配置杂交组合20个,获得杂种实生苗3000~3500株,优系7~10个。 1.3 选育出耐贮藏的板栗新品种4~7个。提出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 2、任务完成情况 2.1 枣新品种选育与种质创新。调查、收集枣地方特色品系7个,引进省内外优良种质96份,播种枣自然杂交和人工限制授粉杂交种子6万余粒,获得枣自然杂种实生苗9600余株,人工杂交授粉后代杂种实生苗520株。国审枣新品种11个,省审枣新品种3个,选育枣优系(株)16个。 2.2 省审柿新品种2个,选育柿优系6个,创制甜柿新种质4份:开展了甜柿倍性育种,创制3倍体植株2份、5倍体1份;筛选出抗炭疽病材料1份。 2.3 枣组培快繁与多倍体诱导育种研究,鲁枣系列品种、六月鲜及孔府酥脆都成功建立试管苗并成功获得继代增殖苗。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枣试管苗增殖生长的影响。获得了鲁枣2号,鲁枣6号,鲁枣7号和冬枣的花药培养植株。 2.4 核桃国审新品种5个,省审新品种9个,配置杂交组合32个,获杂交后代实生苗9600余株,对100余个目标优系进行了考种和室内品质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品质特性的优系18个。 2.5 板栗国审新品种3个,杂交育种,配置杂交组合28个,获得杂交苗3450株。制订出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