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任务来源 本研究得到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重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与示范2014GA811004)、重庆市科技支撑示范工程(cstc2013jcsf-jfzhX0001)、重庆市良种创新暨重大科技推广项目(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研究与建立、重庆市现代农业园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重庆三农手机农业APP开发与应用)等项目的支持。 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是现场监控层主要负责环境信息采集和设备智能控制,由传感器、采集控制器、GPRS /GSM 无线模块、PLC 逻辑控制器、执行设备和控制电路等软硬件组成。系统拥有供pH/EC传感器采样的基础测量口,通过在线监测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肥液浓度和酸碱度的实时调节。其次是网络传输层主要采用GPRS/GSM 无线通信形式,其中基于GPRS业务上传环境实时数据;以GSM 通信网络中短信息服务接收和发送用户的数据查询与设备执行命令。最后是业务应用层负责作物生长与环境数据汇总、挖掘、分析与展示,提供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即时告警、生长预测、管理决策、历史数据等业务功能。采用B /S模式,设计业务网站平台,权限用户通过Internet 登录随时随地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监控站点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调控。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支撑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监控管理农业园区的生产,成果已在潼南、永川、南川、九龙坡等地区实施应用,实时远程监控管理,增加农业市场体系的元素,信息服务和信息利用成为农业产业规范的市场行为。 2)开发农业专家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开发的“柑橘虫害专家诊治系统”、“辣椒病虫害专家诊治系统”、“糯玉米生产管理系统”、“草莓生产管理系统”、“葡萄生产管理系统”等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符合实际,采用清晰专业的多维度分类,方便用户查找信息,使用简便,适用性强;以知识为线索贯穿整个系统,降低知识工程师维护数据难度,体现知识连贯性;优化打包生成功能,使用户安装部署更加简单、快捷;使用模糊产生式决策方法,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推理效率;公历、农历和24节气相结合的农事指导,更加贴近中国的农业生产习惯;支持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和SQL Server、Oracle等主流数据库,可以在多种环境下使用;系统从产前的品种适应性选择决策到产中生产管理各个环节及产后的采收技术和贮藏保鲜等方面细致全面的设计,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农业生产率大幅提高,从而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技术措施。 3)利用动漫手段创新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成果编制的“设施冬草莓建园技术动漫科普片”、“设施葡萄建园技术动漫科普片”、“草莓脱毒育苗技术”、“蚕豆赤斑病防治技术”等众多动漫科普教育片,有效解决了传统视频拍摄过程中,容易错过最佳拍摄时间和肉眼无法看到的内部生理变化等弊端,本成果创新性的利用动漫虚拟手段,丰富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表现形式,增加了趣味性,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推广效率。 4、技术成熟程度 本科研团队从2010年开始农业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开发,申报实施各类项目达20余项,主要进行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与示范,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更加明确了农业生产过程的需求,一步步的将体系修改完善。该团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从硬件的融合组装,到软件的开发与调试,团队人员都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该成果技术已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多种角度,有针对性地服务农业生产,在云、贵、传、渝等地区广泛应用,从可行性经过了验证,适合更广泛的推广普及。 5、已推广应用及取得的效益情况 本成果是针对重庆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利用农业的科研成果及专家教授的资源优势,运用多渠道推广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手段,以高效、快捷的方式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切实为新型职业农业、农业企业、基层农技服务队伍提供服务,建立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面向信息的发展,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保障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将为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012~2016年该成果先后与中科智联、鲁能集团、英泽地产、鹏万农业、北农集团等公司通过技术服务产生收益达135万元,完成国家及地方报税39.24万元。项目组开发建立的各类系统和动漫科普片,在南充、内江、云南、广安、潼南、璧山、九龙坡、永川、南川、九龙坡、石柱、巫山、渝北等农业基地进行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1111.25万亩,新增产值242230万元,每亩新增产值213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6、存在的问题 1)由于目前的农村产业基地基础网络设施不够完善,网络地址随时改变,导致远程监控和生产指导会出现接通不上的现象。 2)物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应用,需要购买很多必要的设备设施,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相对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