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是我省聚焦“六新”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的重要举措。在我省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过程中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把提升制造产品质量和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本项目在充分调研我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测算了我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当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项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因和内在机制,并结合我省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要求,提出了山西省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路径,对加快我省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结合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特点,围绕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践,聚焦“六新”发展的新要求,实现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路径:一是将制造业由工业信息时代的“制造+服务”转向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服务和制造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工业”促进制造业全面升级。二是增强我省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引育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水平。三是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一方面提升制造业层次,加大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以制造业带动服务业;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四是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摆脱原有的全部生产制造业务,最终实现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我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进程中要聚焦“六新”发展的新要求,紧紧围绕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首先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有重点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其次,促进信息技术产业与制造业深度有机融合、营造制造业服务化良好外部环境,引导企业差异化的发展制造业服务。第三,加强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保障与服务,构建制造业服务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的多元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