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任务来源、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任务来源:广东省“十五”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超级杂交稻育种》A2010104、《优质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 2003A2010101应用领域:农业领域技术原理:培育水稻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二、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在利用新质源培育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领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简述如下:1.育成新质源的三系不育系湛A。湛A是利用原产广东省东莞市的野生稻S7002的细胞质与湛B(梅青B×Ⅱ-32B)经12代回交核置换育成,这是杂交稻育种在新质源利用上的新突破。湛A的主要性能指标:(1)1500株以上群体调查,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达100%,不育度100%;(2)米质较优。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1.0%、碱消值6.8级、胶稠度90mm、蛋白质10.0%,以上5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80.3%、粒长6.0mm、长宽比2.9、透明度2级、直链淀粉23.7%等5项指标符合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3)柱头外露率80%,其中双外露率60%,午前花占90%,异交结实率达60%以上,一般制繁种亩产易达200公斤;(4)在稻瘟病区种植表现高抗稻瘟病;(5)熟期适中。在湛江种植播始历期早造85~88天,晚造68~70天。2.利用湛A与HR1018配组育成新组合湛优1018,2003年12月通过海南省品种审定。3.利用湛A与HR226配组育成强优组合湛优226,2003年早造参加广东省杂交稻区试,亩产466.7公斤,比对照增产8.8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米质外观鉴定早造二级。三.推广应用情况、社会和经济效益预测:1.成果推广应用情况:(1)不育系选育是杂交稻育种的最关键技术,新不育系的培育成功将会组配一系列组合应用于生产;(2)湛优1018 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3)湛优226已通过省级区试初试并获准复试。2.社会、经济效益预测:在我国粮食始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培育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组合)是我国国情省情的需要。利用湛A配组系列的杂交稻组合,应能在广东乃至南方稻区推广种植,以每年推广种植500万亩,每亩增产稻谷100公斤,则一年可增产稻谷5亿公斤,可增加产值9亿元人民币。按一个不育系旺盛使用期为10年算,则可增产稻谷50亿公斤,增加产值90亿元人民币。同时由于利用了新质源还可避免因胞质单一给杂交稻推广带来的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