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①利用2000~2008年 三七黑斑病发生分布区的病害发生情况与此期间文山州的气象资料中的温度和降雨量建立第一个病害发生数学模型。 ②通过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探索出了适合于三七种子温汤浸种技术中温汤处理温度和相应的处理时间。 ③通过不同中药材对三七黑斑病控制作用的初步研究,筛选出可与三七混种的中药材植物,以增加三七种植田间生态生物种群多样性控制三七黑斑病的可行性。 ④通过广泛收集生物源农药种类,并开展三七黑斑病接种防治筛选试验,选出可满足生产所需的生物源农药2种。 ⑤对目前真菌病防治化学药剂的收集,并开展其三七黑斑病接种防治筛选试验研究,筛选出了3种对三七黑斑病具有较高防治效果的新型化学药剂。 ⑥针对本醚甲环唑成分产品世高试验样品中检出含量较高的特点,开展了该成分在三七上的检测方法研究。 ⑦根据项目研究成果,建立三七黑斑病综合防治体系,开展综合防治示范303亩,辐射面积2000亩,为七农带来了良好收益。 项目特点: 本项目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通过对构成三七黑斑病气候因子数据分析、施用农药后三七皂苷含量分析、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中的农残检测方法等基础性研究及温汤浸种、中药材抑菌接种试验、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各种防治技术的研究,建立了三七黑斑病预测模型,集成了三七黑斑病综合防治体系,并开展综合防治示范303亩,辐射面积2000亩,为三七GAP生产奠定了基础。 应用推广情况: 经对示范区三七进行随机抽样理论测产,示范七园比对照七园亩增鲜七块根194.67公斤;三七种子(带皮)96.8公斤。项目的科技投资收益率达到了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