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2005年2月25日,由玉溪市科技局主持,邀请市内有关专家,对玉溪市农科所小麦室实施的“小麦新品种”88凡8引进、试验及应用项目进行评定。专家组听取实施情况介绍,审阅提交的材料,在询问答疑的基础上做了综合评议,评定意见如下: 1、为提高我市小麦的生产水平,推广适宜的小麦新品种,市农科所小麦室在参加1995~1996年全国田麦南方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生产性状好,抗病性较强的参试品种“88凡8”。随即在海拔1520~2120米的区域组织了9组区域性试验和三因素三水平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正交试验10组,并对其内在品质委托云南生物所测试中心进行了测定。试验和测定表明,“88凡8”是一个大穗多粒品种,其产量比“88-404”、“绵阳20”两个推广种有优势,适应在玉溪市小麦生产区推广应用。其引种试验资料整全。 2、课题组在区试的基础上,在红塔区、华宁、澄江、新平、易门组织4245亩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及时组织推广,至2004年全市累计推广面积达28万余亩,在促进小麦生产水平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品种的推广,严格执行了试验、示范再推广的技术路线,示范、推广的工作认真,资料较齐全。 3、项目实施单位,在把握“88凡8”品种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以试验资料为依据组装配套了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划分了最适应区、适应区和不适应区,坚持多点示范引导,以点带面促推广,认真组织技术培训,抓好条播、粉锈灵拌种,重施分蘖肥,合理施用种肥、拔节肥等关键措施,并组织自繁良种820吨,调入152吨,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奠定了基础,做了大量技术工作。 4、据红塔区、华宁、元江、峨山、新平、易门县提供的资料,按四川省农科院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计算,该品种推广的经济效益明显,8年共推广28万亩,增产粮食866.88万千克,增收1262.789万元。 评审组认为,该项目选题针对性强,技术路线正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致同意通过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