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建立售电侧有效竞争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核心环节。在中国国情背景及广东复杂大电网环境下,电力市场建设面临计划与市场并轨运行难度大、市场运行约束庞杂、批发零售统一结算未有国际先例等巨大挑战。 本成果历时五年,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家单位开展科研攻关,率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关键技术研究,为广东电力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发改委将南方(以广东起步)列为全国首批现货市场试点。成果在全国首次实现现货市场结算,创新点包括: 1、提出了适应交直流混联复杂大电网的电力现货交易技术,包括内嵌线性化交流潮流安全校核技术、有效约束条件辨识技术、柔性建模技术,解决了长时序、大规模、非线性、多时段强耦合的市场出清优化难题,实现含3000余节点、400余断面、24万余变量、26万余约束模型的高效出清,日前出清时间小于20分钟,实时出清时间小于30秒。 2、首创了场内场外互补、自定义与标准化曲线兼容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技术,提出了基于复式竞价的年、月、周联合互通集中交易方法,建立了基于保函和量价约束的实时风险控制模型,实现多频次、高流动性的大规模中长期交易,为现货环境下省级实体发用电企业提供了千亿电量级的交易市场,实现与现货市场高效衔接。 3、研发了适应全周期海量合约的批发零售市场统一结算技术,提出了基于时空分解的中长期、日前、实时三部制结算方法,提出了基于特征模式辨识的零售合约自动化结算技术,解决了多达上千种组合的多元海量合约结算难题,实现结算准确率和准时率双100%。 4、研发了计划与市场解耦运行技术,提出了不同成本机组同平台竞价方法,建立了涵盖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共10余个交易品种的电力市场体系,解决了中国国情下计划与市场并轨运行、不同成本机组同台竞价等电力市场设计的重大关键问题,研发全国首套涵盖中长期和现货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 成果授权专利13项,发表论文22篇(SCI3篇,EI10篇),登记软著3项,主编省政府核定发布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12份,李立浧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在广东省成功应用,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在全国率先实现结算。近三年总交易电量3152.5亿度,释放改革红利192.8亿元;现货市场成交电量18亿度,培育市场主体9647家,通过市场机制增加消纳西部清洁能源606.6亿度,对其他复杂区域、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提供了借鉴样板,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