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视为国家强盛的法宝。 美国为了继续保持世界经济中心的“领导地位”,倾尽所能,在所有高技术领域,投入大量人才和资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日本制定了《2009年技术战略路线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科技立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共识。欧盟主要成员国也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先后制定了“863计划”和“”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也越来越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山西省是我国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因此,国家对山西省经济的转型升级非常重视和支持。2010年底,国务院批准山西省成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成为目前批准的唯一一家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进行经济转型的探索,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较好发展态势,为山西省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我们看到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整体实力比较弱,无论是同国外相比,还是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都明显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其发展时间长并且技术和管理已经比较成熟,其竞争力明显高于山西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和自由的市场贸易环境,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也远远高于山西省的高新技术产业。 2.研究内容 本项目首先从文献资料入手,研究国内外相关的科研成果。接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人才状况、进出口等方面。发现,2016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926个,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236亿元,并以太原高新区和长治高新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节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同时,省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十一五”期间增长29个百分点。然后从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竞争力和高新技术产业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思考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通过搜集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31个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市分别排第27位、第3位和第27位,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第21位;将全国31个省市分为五类,山西省与江西省、重庆市、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第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发展潜力很大。最后分析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包括(1)完善山西省科技创新体系;(2)提高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3)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4)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5)加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建设;(6)加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建设。 3.项目的创新点 (1)本项目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系统的分析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本项目从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发展和环境三个角度着手,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3)应用数理统计学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计算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得分和在全国31个省市的排名,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省归入了相应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