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中药材的用法用量一直是中医药界论证的话题,目前中药的用量用法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规定为标准,我省同时结合《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标准常规使用。部分贵细类和含挥发油类中药材并没有做出特殊规定,如:穿山甲用法与用量仅注明5~10g,一般炮制后用;冬虫夏草3~9g;天麻3~10g,这样即表明常规应入煎剂,如果实际工作中按此执行,势必造成药材的极大浪费并达不到预期效果。豆蔻、肉豆蔻、砂仁、草果等含挥发油类中药材注明用时捣碎,这在实际工作中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很不方便临床使用。贵细类中药资源短缺,挥发油类中药成分的含量多少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这两类中药材历来就是中药材研究中的重点。本课题选择穿山甲、冬虫夏草、天麻等贵细中药,监测煎煮后成分溶出率、超微粉碎后成分溶出率数据;选择豆蔻、肉豆蔻、砂仁、草果等含挥发油类中药,监测完整与破碎后挥发油含量、破碎后不同保存时间挥发油含量、小包装饮片挥发油含量数据,结合临床使用效果比较。通过科学的数据监测分析,测算穿山甲豆蔻等中药材科学合理的用法用量。 试验数据表明:豆蔻等含挥发油类中药临用捣碎、捣碎放置10天、小包装挥发油含量无明显差异,药材个挥发油含量略低,捣碎放置30天后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穿山甲、天麻、冬虫夏草经过超微粉碎后,其浸出率均明显高于原药材。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豆蔻等含挥发油类中药适宜采用临用捣碎、捣碎放置10天、小包装方式使用,以充分保证临床使用药效正常发挥;穿山甲等贵细类中药适宜采用超微粉碎冲服或药汁兑服,同时按比例减少用量,能够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