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8184]马铃薯茎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马铃薯茎溃疡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世界上各大马铃薯种植国家,均有茎溃疡病不同程度发病的报道,马铃薯茎溃疡病已成为各国马铃薯主产区严重影响块茎产量和商品价值的重要病害。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350万亩左右,轮作倒茬艰难,土壤中马铃薯茎溃疡病病菌数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解决马铃薯茎溃疡病的绿色防治问题迫在眉睫。本研究结合最新的研究报道,将有效的6种杀菌剂进行沟施和拌种组合,通过研究获得一套实用性强、经济实惠、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马铃薯茎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依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在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的10个旗县将马铃薯茎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彻底解决了马铃薯茎溃疡病无药可治的局面,将马铃薯茎溃疡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推进马铃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马铃薯产业持续绿色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本研究中选择的三种药剂氟唑菌苯胺(阿马士)、噻呋酰胺(满穗)、唑醚·氟酰胺(健达)、嘧菌酯(阿米西达)均属于低毒低残留农药,对环境污染小,药剂剂型稳定,安全性高,在大规模生产中便于操作,适用性广。研究过程中在施药方法上,采用拌种和沟施两种方式相结合,结合药剂剂型特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完美匹配机械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集成推广过程中,采用“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示范旗县”联合模式,以首席科学家为主体,带动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示范旗县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形式新颖,推动力强,辐射范围广,成效显著。 本研究集成了一套马铃薯茎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该项目连续三年在10个示范旗县累计推广马铃薯茎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面积98万亩。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示范推广28.7万亩、31.3万亩、38万亩。三年共投入推广费用120万元。三年来辐射带动马铃薯主产旗县示范推广马铃薯茎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300万亩次,项目实施后,集成技术示范推广区域生产的马铃薯平均产量2688.28 kg,马铃薯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病害损失率大幅降低,防效达到80%以上。通过马铃薯茎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应用,因降低发病率而提升了马铃薯品质,使马铃薯产品品相提升,每亩增加收入320.80元,但每亩增加化肥农药生产成本费用25元,综合所得,每亩新增纯收益295.80元,总经济效益达 18142.69万元。通过四年的试验示范,集成了马铃薯茎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1项,及时解决了马铃薯生产中茎溃疡病防治难的问题,也为马铃薯土传病害的防治形成了一项新的技术突破,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不仅降低了茎溃疡病带来的损失,而且提升了马铃薯的品质,提高了我区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长足发展。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