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成果为2013年度重庆市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计划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 该成果以重庆市微型企业为总体样本,通过文献研究和企业调查等手段,借助于理论分析、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独立样本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微型企业创业现状及基本特征、重庆微型企业创业(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重庆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等问题,并提出促进重庆微型企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第一,重庆微型企业创业现状及基本特征分析 (1)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环境较差; (2)已婚中青年男性是主要创业主体; (3)创业者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 (4)创业者人力资本缺乏; (5)创业者社会资本缺乏; (6)创业动机趋于多元化,“机会型创业”逐渐成为重要创业动机; (7)个人存款、亲戚朋友借款是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金融机构贷款比例低; (8)创业资金缺乏、竞争太激烈是创业遇到的主要困难; (9)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微型企业存在两难困境; (10)少部分微型企业创业者创业动机不纯。 第二,重庆微型企业创业者家族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识别微型企业创业者家族社会资本、先前创业经验和先前创业培训经历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微型企业创业者家族社会资本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即随着外部环境动态性的增加,微型企业创业者家族社会资本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变小。 第三,重庆微型企业创业政策环境、关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 创业政策环境、创业者商业网络和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环境负向调节创业者政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关系,即良好的政策环境弱化了创业者政治网络对微型企业创业成长的作用。 第四,重庆微型企业创业政策效果评价 (1)目前重庆微型企业创业者对创业政策效果的评价较低,尤其是对融资担保、市场开拓及供应等政策效果的评价更低。 (2)区域特征及创业者个体特征影响对微型企业创业政策效果的评价。如乡镇创业者对创业培训指导、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后续帮扶、市场开拓及供应、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效果的评价更低;46岁以上的创业者对税收减免政策效果的评价更高;文化程度越高的创业者对创业培训指导、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后续帮扶、市场开拓及供应政策效果的评价越高,已婚创业者对技术创新、后续帮扶、市场开拓及供应政策效果的评价更高;有创业经历的创业者对创业审批、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效果的评价更高;无其他企业工作经历的创业者对创业审批、创业培训指导、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后续帮扶、市场开拓及供应、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效果的评价更高;参加过创业培训的创业者对微型企业政策效果的评价更高。 (3)总体上看,创业者文化程度、创业经历和创业培训对创业政策效果评价有显著正向影响,乡镇和其他企业工作经历对创业政策效果评价有显著负向影响。 第五,典型国家微型企业创业的经验总结 涉及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印度、马来西亚、巴西微型企业创业的经验教训、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等,并从中得出了若干启示: (1)完善微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2)构建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3)完善微型企业担保体系,拓展融资渠道; (4)行政性规费减免政策; (5)构建面向微型企业发展的中介服务网络; (6)设立微型企业专门管理机构,完善监督体系; (7)加强对微型企业技术创新和营销等的扶持力度; (8)大力培育微型企业创业人才。 第六,促进重庆微型企业创业的支持政策研究 (1)完善促进微型企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财税政策体系、金融政策体系、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行政性规费减免政策。 (2)完善促进微型企业创业的融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加强对“三大银行”的协调和管理;构建微型企业小额贷款公司;构建微型企业担保机构。 (3)完善促进微型企业创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建设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及创业基地、微型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微型企业营销服务平台、微型企业信息服务平台。 (4)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①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②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工作的规划和引导; ③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 ④加强对微型企业创业补贴金发放、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⑤营造有利于微型企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⑥鼓励微型企业创业者多次创业、积累各类社会资本。